我的扶贫故事 ——瘾疱树村的日与夜

2020-11-03 17:19  

本网讯(通讯员 张栋) 2018年3月,春寒料峭,根据院党组的安排,我来到咸丰县活龙坪乡瘾疱树村,成为了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一员。此时,我刚走出大学校门一年多,从农村走出求学,毕业后带着组织的托付回到农村工作,为乡亲们走向小康添砖加瓦。 

脱贫攻坚工作不能耽误,第二天我便和院领导来到了瘾疱树村。颠簸的石子路上,领导讲起自己当初参加基层工作的经历,勉励我严格要求自己,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作出成绩。望着窗外的崇山峻岭,渐感肩头有一份重量下沉。这条石子路蜿蜒起伏于山巅谷底,遍布坑洼,晴天如大漠飞沙,雨天又踏水践泥。我们工作队在这条路上颠簸了四年,跑废了一辆越野车,如今崭新的柏油路终于贯通。这条路一如我们的扶贫路,泥泞颠簸之后终于变成康庄大道。 

瘾疱树村位于咸丰县西南边陲,与重庆接壤。其所在的活龙坪乡因地理偏僻、山大人稀、条件艰苦,素有“咸丰的西伯利亚”之称。该村贫困规模大,全村345户13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71户581人,加之坡陡沟深,缺水少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无集体经济收入,脱贫难度高。 

到村伊始,我抓紧熟悉村情村貌、学习政策。白天,跟随第一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跑遍了全部18个村民小组以及包片的三个村民小组全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熟记每户的住址、人口、致贫原因、生产发展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短板。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才会装下多少真情,瘾疱树村民的淳朴打动了我,也坚定了我干好扶贫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晚上,加紧学习政策知识。政策工具是开展扶贫工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国家、省、州、县各级扶贫政策和文件都是学习范围。安全饮水的达标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的额度、低保申请条件、户脱贫村出列的要求和程序、易地扶贫搬迁的适用对象、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标准等等都必须做到烂熟于心。

驻村以来,工作队与基层干部同心同行,和村民同吃同住,脱贫攻坚工作干得热火朝天,忙碌而又充实。尖刀班白天迎寒风踏泥泞,到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和质量,入户摸排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在田间查看茶叶长势以及宣传科学种植技术,开院子会宣传政策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为了确保惠民政策落实一个不漏,跑部门、爬表格、查记录、逐一比对,扶贫工作事无巨细。晚上,开碰头会汇总情况、分析问题,学习文件、传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各项工作,挑灯填写表格、建立档案、整理台账,有时候为了整理资料,加班熬夜是常态。 

通过干群的共同努力,瘾疱树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跃式改善,新修18公里水泥路、3公里石子路、3座过河桥,所有村民小组通水泥路;修建蓄水池,铺设管道,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增加四台变压器,无法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窘迫成为过去;实施危房改造,辖区内危房存量清零。产业结构得到深刻调整,全村共发展一千一百亩白茶、一百亩中药材,建成一座白茶加工厂,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新建文体广场、卫生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安装两公里路灯,引导村民改厕改厨美化人居环境,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建成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超过5万元。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确保应有尽有,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这些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日夜夜心血的凝结。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扶贫工作者仍然夜以继日勾勒着脱贫攻坚的精美画卷,干群同心、风雨同舟,山将不再高,路将不再远,我们必将夺取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来源:咸丰县人民检察院    通讯员:张栋

(责任编辑:张栋)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