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恩施市民族团结进步纪实

2016-11-28 11:15  

“新疆同胞每天把门前搞得干干净净,还自掏腰包修安全护栏。”住在恩施市舞阳大街一巷的吾斯曼主动参与“六城”同创,居民纷纷为他点赞。

新疆同胞吾斯曼,在恩施经商多年。舞阳大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州市民宗、教育等部门积极协调,帮助吾斯曼解决了他孩子上学的难题,他主动参与“六城”同创的劲头更足了。

大家参与,同创“六城”,舞阳大街一巷干净、整洁、靓丽,一片祥和。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繁荣奔小康的故事时刻在恩施上演。

恩施市出台创建活动实施意见,明确实施细则、考核办法,市、乡镇、村相应成立组织机构,形成“三级联动”创建局面。

为保障创建活动有序推进。恩施市还同步建立季度督查机制,在今年开展的专项督查中,整改满意率达100%。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是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十佳”学校,学校开设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课,让学生学奏丝弦锣鼓、学跳土家摆手舞、学唱山民歌等。

“咚…哒、咚…哒、咚咚哒咚……课间,硒都民族实验小学操场上,师生和着音乐的节奏,齐跳土家摆手舞。

恩施市各中小学还通过校园广播、制作宣传栏和橱窗、举办专题讲座、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将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让民族文化内涵植根于学生心中,充分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营造良好民族团结氛围。

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村)、进乡镇(办事处)、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该市充分利用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使党的民族基本知识、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芭蕉侗族乡、施州民族小学等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典型,吸引了全国各地创建单位前来参观交流。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恩施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总抓手,“六进”创建工作体系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

2015年,恩施市6个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在全省29个生态功能类县市中,县域经济排位第一。新增市场主体8200家,“双创”热情不断高涨。

该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推进脱贫进程,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推动了一批农村安全饮水、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重点项目实施,城乡统筹发展。

少数民族干部“1+1”对口帮扶、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驻村,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决不让一个民族村掉队的铮铮誓言。

2016年,以58个重点贫困村和3.8万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按时间节点和进度,分步骤推进“户销号、村脱贫、乡出列、市摘帽”,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通过示范引领,整体推进,该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恩施市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还有一大批创建模范集体、个人获省、州表彰。

近年来,恩施市先后涌现了肖孚云、张美冲、蔡秀莲3名全国劳模和见义勇为好青年冯宁等先进典型,广泛汇聚了热爱恩施、发展恩施、维护恩施的正能量。放眼全市,从乡村到城市,城乡融合,宜居宜业真实可感。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沈宏臣 通讯员 田仁超 郭辛林

(责任编辑 罗茜)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