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利川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的高级工程师张礼万和地质学者、救援探险专家何端傭,在山区各地调查动植物分布状况。让他们惊喜的是,在团堡镇的一处小湖泊上,首次发现了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12月13日,记者闻讯赶往现场,与专家们一起追寻水中精灵的足迹。
在利川团堡镇一处山脚下的湖面,张礼万介绍,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式是徒步在丛林或水域附近拍摄,有针对性地开展动植物分布及生存状况调查。
当日,他们俩在附近的一片水地里拍摄飞鸟。突然间,河面有一只类似于鸭子的漂亮动物在自由地游来游去。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们,这只水鸟大有来头。为了拍到其清晰身影,两人蹲守了整整一下午。等拍完整体和细节照片后,他们迫不及待地进行对比辨认,在确定系中华秋沙鸭后,张礼万和何端傭顿时兴奋得跳了起来。
记者看到,拍到的鸭子嘴长而窄,呈红色,羽冠长而明显,头和上背羽毛是黑色,下背、腰和尾上羽毛是白色。鸟儿悠闲在湖中游来游去,时而振翅飞起,水花四溅。这片湖水位于团堡镇,四周青山环绕,海拔约1000米左右。
两位林业专家介绍,别看它只是鸭子,其珍稀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此鸭俗名鳞胁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的悠久历史。该物种数量极其稀少,30年前,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中华秋沙鸭总数不过才区区30只,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正因为如此,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中华秋沙鸭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北方的黑龙江等地,一到冬天就往南部温暖地区迁徙。越冬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这种鸟类目光敏锐,警惕性高,稍感异情就迅即游向湖岸隐身躲藏起来。
张礼万表示,今年冬天,这只极其稀有的珍贵鸟类来到利川,正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他希望,大家都自觉爱护身边的万物苍生,为动植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