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监督执纪一线】让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019-01-07 15:39   恩施州纪委监委网站   梅振明

2018年6月4日,天气甚好,恰好也是我的接访日,吃过早饭我径直来到一楼接访大厅等待来访群众。

“我要反映我们村村书记乱收费问题……”上午九时许,一位60余岁的老人走进大厅向我反映问题。

招呼老人坐下后,我认真听他说完要反馈的信访问题,仔细甄别后,我感到有些问题是老人对党的惠民政策不够熟悉产生的误解,于是我想当一回宣传员,给他宣讲一下政策。

“您是党员吗?”做好记录后,我问道。

“我不是党员,但我一直想入党……”听到我这么问,老人楞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而且,我还会背毛泽东语录……”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还没等我回话,他就已经开始了背诵。看着老人神情投入的样子,我的心里陡然一震,生出一份由衷的感动。

“您为什么能把语录背得这么熟?”

说起毛泽东语录,老人似乎是忘记了自己信访的事,瞬间进入过去的年代:“当时,到处都是毛泽东语录,学校、工厂的墙壁,洗漱杯子、布袋子上面,凡是我们眼睛看得到地方都是《语录》……”

作为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我深受启迪:朗朗上口、言简意赅的《语录》深深打动了那个年代人民群众,背诵毛主席语录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始终鼓舞着党员群众对生活和工作充满激情和希望。

如何让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如当年的毛主席语录一般,成为群众朗朗上口、深入骨髓的精神粮食呢?我想,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但“严谨”不等于“呆板”,只有知民情、供所需,才能让党的声音传播起来无门槛。

随后,我与县纪委监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起,深入全县11个乡镇,走乡串户了解民情、收集民意。

“曲江镇有三棒鼓、活龙坪有花锣鼓、清坪镇有板凳龙、坪坝营有采莲船……”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咸丰县是一块民族文化沃土,民间文艺深入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灵魂。

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只有富有艺术才具生命力、贴进农民才具亲和力、朗朗上口才具感染力。为了创新传播方式,我们与民间艺人一起,开始紧锣密鼓创作廉政文艺作品。

“有韵味,监察法是么子内容说得一清二楚!”曲江镇的民间艺人李奎是全县第一个用我们编写的廉政三棒鼓唱词完成表演的民间艺人,他和他的文艺队一起,敲起锣、打起鼓、甩起刀叉和棍棒,用独特的方式和技艺说唱了监察法,并与我们一起将唱词进行了押韵处理。

“我们的锣鼓只要一响起来,周围的村民都围过来,看的看、唱的唱,好热闹,所以,我们也想以擂台赛的形式向其他10个乡镇发起挑战,看看他们有什么廉政文艺拿手好戏。”李奎说。

6月29日,在这些民间艺人的邀请下,一场覆盖全县各乡镇的擂台赛在丁寨乡(现名为曲江镇)桐子园村顺利举行,100余名民间艺人自发参与,亮出绝活,将上级精神、党纪党规、廉政文化、反腐倡廉理论、法律法规等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融入本地三棒鼓、三句半、采莲船、渔鼓、大鼓等传统文艺作品中,合演出了一场廉政文艺宣教“大戏”。

“曲江花鼓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超技艺和独特方式演唱监察法,好!”

“不错,以民间艺术形式来做监察法教育宣传,既将乡村艺术文化和传统民俗得到了发扬,又以百姓喜欢和理解的方式推广了新政策新制度,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进步,这就是传承。”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廉洁之风定会刮遍任何角落。”

……

网上线下、村村寨寨……到处都传播着咸丰廉政文艺的声音和画面,全县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传唱,纷纷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点赞,写下留言,有的甚至跑到县纪委宣传部来,为我们开展活动提意见、谈想法,一场“魅力十足”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唱响了荆南大地,廉政文艺展演的星星之火也开始向全县11个乡镇263个村延伸开来。

我也逐渐感到,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居民院落是我们宣传教育的主战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没有句号的工作,我们将围绕“三宣五讲”“十进十建”活动要求,盘活用好有效资源、整合“廉政套餐”、扩大宣传教育群体,普及新时代理念、讲述新时代故事、弘扬新时代精神,让廉政宣传教育如源头活水充盈,真正从文件走向文化,从纸上走进群众心中。(咸丰县纪委监委  梅振明)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