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南坪:“稻渔共生”铺就群众致富路

2018-11-20 11:17  

      近年来,利川市南坪乡将“稻渔共生”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以“稻渔共生、鱼米增效”为发展思路,在稳步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全乡生态环境也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

利川市南坪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水田面积达3.5万亩,享有利川“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几年,该乡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引导群众发展“稻渔共生”的种养新模式,打造田渔生态走廊。

“稻渔共生”模式生态高效,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可保证土壤改良和农民增收两不误。

利川市南坪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牟伦胜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整个南坪共种植水稻三万亩, 我们主要是从年初的品种选入, 到耕田时土壤的酸化治理 ,和后期在全乡推广生物农药  ,搞了整个的综合防治 ,统一防治后  ,也不会存在病虫的蔓延 ,所以用了以后 ,我们(水稻)亩平方比去年增产了43公斤 ,亩收入增加了90元。”

据介绍,今年南坪乡5000亩“稻渔共生”的水稻被利川市富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每公斤6元的保护价收购,预计可为种养主体增收600万元。

向玉举是利川市南坪乡大罗村村民,家里有7口人,瘫痪而行动不便的父母、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都需要他的照顾。为了摆脱贫困,今年,向玉举放弃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采用了“稻渔共生”的种植新模式,17亩水稻全部实现了丰收,扣除各种成本,收入将近四万多元。

向玉举笑着跟记者聊了起来,“ 我今年发展了17亩“稻渔共生” 去年只有15亩 ,今年17亩 ,今年是去年收入的一倍以上 ,去年的稻谷是1块5 ,今年的稻谷是3块 ,今年我的毛收入是6万元 ,实际的利润是4万多,比去年翻了一番。”

为推进“稻渔共生”产业的持续发展,利川市南坪乡高度重视“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拓展。该乡以“稻渔共生、鱼米增效”为发展思路,总结制定了“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标准,成立了“稻渔共生”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明年,该乡“稻渔共生”的总面积将增加至8000亩,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来源:云上恩施 利川台通联 杜苗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