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结束,为何恩施依然是闷热唱主角

2018-08-28 16:25  

8月25日,为期40天的伏天结束了,但是觉得秋高气爽依然没有来,特别是26、27日这两天,北部低海拔地区高温大部升至35℃以上,平阳坝又有42.1℃了(27日),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秋天来“串了个门”,然后就走了,闷热依旧,其实这只是“秋老虎”而已!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周恩施不会出现持续35℃以上的晴热高温天气,偶尔清凉也会来探探班(31日、1日),特别是州南部地区,阵雨经常造访,老虎就发不起威来了!但是由于副高这个大“BOSS”维持在江南一带,湿度增大,夜间舒适度指数就没有那么高了,总感觉有点“闷”,低海拔地区偶尔还是需要这样的。

天气小提示:

出伏后要防寒

出伏之后,虽然短期内气温不会降得太低,但是比起之前的高温,气温仍有所下降,尤其是早晚比较凉快。三伏天习惯了空调的陪伴,但是出伏之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早晚外出也不要在穿短裤背心之类的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出伏后要防燥

出伏之后,要补水。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中医有一个补水小秘方,那就是喝蜂蜜水。蜂蜜可以润燥、清热,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润肌肤的功效,与水调和喝下,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以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许多甘燥症状,还能抗衰老,是秋季养生的简单良方。不过,由于蜂蜜内可能含有某些厌氧菌,婴幼儿、肠胃道过于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应避免食用。

出伏要进补

出伏之后,天气逐渐凉爽,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专家指出,此时正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既可以弥补“苦夏”后身体的损失,又可以为入冬抗寒作准备。但是秋季进补不宜过食荤腥油腻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肥胖等。秋季进补还是要以滋阴润燥、养胃健脾的食物为主,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切忌暴饮暴食。

秋老虎都来了,清凉还会远么?

来源:恩施天气

https://mp.weixin.qq.com/s/PLpjK_0yqzV0mhh8_jwzag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