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泉口:等待美丽的“绿色蝶变”

2017-12-02 19:03  

云上恩施讯 (记者 田智松 段勇)巴东县沿渡河镇泉口村,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劈山改田、战天斗地的“泉口精神”而永放光芒。现如今,该村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泉口精神”,引领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入冬以来,泉口村变得格外热闹,在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正在进行新茶苗的移栽和老茶园的冬季管护。

巴东县沿渡河镇泉口村党支部书记张青介绍说,今年发展茶叶五百亩已经完成了,我们在恩施芭蕉、宣恩考察以后,看着别人的茶叶相当爱人,成片成岭,一眼望过去都是茶叶。

泉口村平均海拔在600米至1200米之间,阳光充足,独特的轻沙土质和云雾气候,让这里的茶叶口感醇厚,独具味道。从2004年起,泉口村开始利用巴东县将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百姓增收的重点农业产业这一有利契机,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十多年来,全村共累计发展茶叶3000多亩。

茶叶在泉口来说已有早的历史,且茶叶品质好,泉口便利用这个大好时机,以精准扶贫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产业发展壮大,专业技术支撑是关键,镇农业服务中心组建茶业建设专班,负责茶业发展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管理。王成才是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农艺师,再过几个月就要退休了,但在泉口村大大小小的茶园里,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巴东县沿渡河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王成才:“派出去学了之后,回来再集中组织培训,就是用典型的经验引路,用先进的典型来激发我们乡村老百姓种茶的热情。”

有了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保障,当地群众发展茶叶也有了信心,随着往年栽植的茶苗逐渐进入丰产期,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巴东县沿渡河镇泉口村十一组村民 张志勇介绍:今年就挣了5000多,村里说要把泉口打造茶叶亮点,泉口村发展一个产业,我就把我所有的责任田全部都载成茶叶了,基本上是没有田种农作物了。

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刘俊成立了神泉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并探索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215名茶农加入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80%,不少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做工,也能获取不菲的收入。

“使他们不能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可以在当地务工,使他们可以挣一点小工资,也是对当地的茶叶发展和特色产业做出一点贡献。”刘俊说。

今年,神泉茶业的茶品远销广东、北京、武汉等大都市,实现产值680余万元,泉口村正因为茶业产业,等待着发生美丽的“绿色蝶变”。

据巴东县沿渡河镇农业服务中负责人介绍:“我们力争把泉口打造成一个茶叶专业村,通过两年的建设,力争把泉口的贫困户都通过茶叶产业来建设脱贫。”

来源:巴东台

责任编辑:谭晓慧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