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大量公司参与其中,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公司无证经营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现象,江苏酷刷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江苏酷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公司实缴注册资本500万元。江苏酷刷公司作为持证机构上海优乐、北京银联商务的代理服务机构,在拓展商户的过程中开展“二次清算业务”,即收单机构不直接将资金结算给商户,而是清算给江苏酷刷公司,再由江苏酷刷公司结算给商户。
2015年起,江苏酷刷公司多次出现延迟、拖欠商户结算资金的情况,其原因是江苏酷刷公司经由上海优乐公司提供资金划付服务,2014年10月,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向商户重复划付资金3300万元,事后共计1270万元资金无法追回,导致酷刷公司资金出现困难,出现商户资金结算延迟、拖欠情况,引发部分商户维权,并引发媒体和社会关注。
针对风险事件,人民银行先后约谈了无证机构江苏酷刷的合作持证机构上海优乐及北京银联商务,并提出整改要求。
互联网的发展给个人和公司资金业务带来极大方便,网络支付、网络预付卡、互联网理财投资等方式的不断创新,在给消费者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违法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上述三起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和企业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严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