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处北纬30度“世界文明带”上,神秘、生态,是“地球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2.5亿年前,当恐龙在地球上灭绝时,恩施双河渔塘坝诞生了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建始巨猿洞的“建始人”,距今190至220万年,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恩施州硒资源分布广泛,这里的生物因硒闻名。2011年9月,恩施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硒是“生命的火种”,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引发系列疾病;相反,补硒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物以硒为贵”,硒还具有“抗癌之王”“护肝卫士”“长寿元素”等美誉。科学界认为“在过去三十年,营养学界最重要的发现就是认识了硒的重要性”。硒,打开了后工业时代困扰人类健康的大门。
硒在地壳上分布极为稀少,仅为一亿分之一,全球有40多个国家低硒或缺硒,中国有22个省市,约7亿人生活在低硒或缺硒带,硒都恩施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仙居乐土。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硒都恩施自觉担当起传播硒文化、输出硒资源、健康全人类的伟大使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恩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大健康产业。大力发展硒产业,延伸产业链,开发硒产品,提升硒科技,普及硒知识,挖掘硒文化,加快供给侧改革,推进扶贫奔小康步伐。在一代又一代硒专家、硒领导努力下,众多国内外顶级学者专家云集恩施,硒成果琳琅满目,硒事业蒸蒸日上。
天时地利人和,硒资源开发和硒产业发展成就了恩施的辉煌。国家唯一的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落户恩施,“世界硒都”硒产业标准化联盟等十大产业平台相继建成,一大批硒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和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在全球健康产业市场的强大需求下,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
恩施已形成健康养生食品引领,富硒茶、富硒蔬菜、富硒粮油、富硒禽畜产品等十大硒产品体系,各类硒产业龙头企业达150多家。硒产业成为全州覆盖最广、效益最高、周期最短的扶贫、惠农产业。恩施硒在为缺硒人群送去健康的同时,更为全州各族人民带来福祉。
恩施州委、州政府明确了“121”产业架构:以富硒农业为核心产业,以富硒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为战略产业,以富硒健康养生为先导产业。以补硒强体、健康养生等为核心价值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已被纳入全州七大重点产业链,着力建设“世界硒都·中国硒谷”。按照“硒+X”模式,把恩施州建成辐射中部、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硒产业聚集地,硒标准和硒技术研发地,硒文化传承地,硒养生旅游目的地,硒产业发展引领地。加快推进资源普查工程、基地建设工程、标准制定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企业培育工程、平台打造工程和品牌营销工程。大力推进“互联网+硒”,谋划并实施近90个硒产业项目。到“十三五”末,恩施州硒产业总产值将达到700亿元。“世界硒都”的产业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和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月亮女神硒,在恩施破土而出,光照寰宇,福泽人间。恩施硒资源已搭上出山的动车与高速路,通江达海,一路放歌。
恩施秉持世界格局、人类情怀、和谐精神,播健康理念,迎世界“硒客”,引天下“硒旺”!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董祖斌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