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大健康产业时代已经来临,“健康中国”战略也已开始实施。在刚刚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拥有“世界硒都”这一金字招牌的恩施州,如何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公众对“硒”的认知,把“硒产业”布局到全球大健康产业中,构建“硒+大健康”的全产业 链?近年来,我州积极谋划,抢占发展先机,率先提出将以补硒强体、健康养生等理念为核心价值支撑的大健康产业,纳入全州七大重点产业链来进行规划和打造, 从传统的富硒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模式中跳出来,实施“硒+X”战略,以提升硒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这种以富硒农业为基础,以富硒食品加工、富硒生物医药为支撑,以富硒健康旅游产业为延伸,建立富硒主导产业的“121”结构体系,无疑将推进富硒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目前,“硒+大健康”全产业链格局正在形成。
当好“硒喇叭” 传播“硒科普”
目前,我国有72%的地区缺硒,16个省市区属于严重缺硒区,9亿人生活在缺硒的环境里。如何让这些缺硒地区的人们意识到硒对健康的重要性?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补硒?对于这些问题,众多专家及相关人士在“科学补硒·健康生活”的公益科普活动中作出了解答。
据了解,由恩施州州及恩施市政府、硒产业协会及相关企业联手推进的“科学补硒·健康生活”全国百城千场公益科普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在全国183个城市举办,直接影响50万人次。3万余人奔赴恩施,开启“硒游”养生之旅。
副州长程水源指出,利用资源优势,恩施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完备的硒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市场及基础研究体系,将把以“硒健康养生”为主的大健康产业纳入 重点产业链,将硒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纳入全州重点专项规划。他认为,要让硒食品走出“深山”,让老百姓真正了解硒知识,科学补硒,还需通过“科学补 硒·健康生活”全国百城千场公益科普等相关活动,当好“硒喇叭”,传播“硒科普”。
曾参与过多次“硒科普”宣传活动的恩施市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局长廖华表示,政府支持、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是深入推进补硒公益宣传活动的有益尝试, 更是我州进军中国大健康市场的强有力的动作。这种科普模式的尝试,也让更多人开始了解硒。目前,全国从事硒产品生产的企业很多,但鱼龙混杂,作为拥有独特 硒资源的恩施,已意识到加大硒科普宣传和规范硒产业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想让全国9亿缺硒大军都了解硒,能科学补硒,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廖华说。
富硒产业呈链条化集约化发展
2011年,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硒都”称号的恩施,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同 时还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全球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尤其是近5年来,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把以富硒养生与户外休闲旅游为核心支 撑的大健康产业作为第七个产业链来规划打造”,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成效显著 。
实现了硒产品研发和检测水平的提档升级。于2012年落户恩施的国家级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担负起对硒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硒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 研究院、恩施绿色富硒农产品深加工研究院专注硒高科技产品研发,致力于产品深加工,已拥有百余项“硒”产品专利;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硒食品含硒量 要求》已发布实施,从源头上管控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实现了富硒产业的链条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恩施硒产业已初具规模。中国(恩施)“硒谷”项目建设已正式提升为省级战略,26家涉硒龙头企业抱团成立中国恩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目前,全州已建成富硒专业基地15万公顷,专注富硒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建设的企业达300多家,形成了十大富硒绿色产业链。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恩施盛硒等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富硒品牌”称号。
实现了富硒产业集约发展。由省政府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州政府承办的“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同时,恩施州委、州政府依托“硒+X”发展模 式,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同“图硒景、谋硒事、创硒业”。如作为一家从事植物有机硒产品的生产企业,恩施德源健康产业集团已决心在恩施扎根,已在中国(恩施)硒谷征地30亩,兴建花园式的生产研发厂房,计划将“纯天然植物有机硒提取方法”等20多项发明专利、69种富硒功能食品的配方尽快 地转化成为富硒产品。
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局长张祖清表示,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已开始实施,如何借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东风,让恩施更好地发挥“富硒、绿色、生态”的资源优 势,让硒产业更好地发展、延伸,值得思考。恩施州将以检验平台、科研平台、交易平台、园区平台、咨询平台、展会平台为依托,深度打造和拓展硒产业。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 秦卫飞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