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官店镇刘家包天气微凉,学生喧闹声为我们指引了刘家包小学的所在地,放眼望去教学楼和宿舍楼俨然成了村里最“宏伟”的建筑,对此黄光轩满眼欣慰与自豪。
刘家包小学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建始屋脊官店镇,处在鹤峰、巴东与建始三县交界处,目前在校学生97名,老师13名。
40年坚守,挥洒一生青春热血
“同学们好,老师好”9月7日,朗朗读书声从刘家包小学六年级的课堂传了出来,明年即将退休的黄光轩依然在坚持上毕业班的主课。
时光匆匆,昔日的毛头小伙,如今已是白发鬓鬓。
黄光轩,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倾洒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
1982年3月,19岁的黄光轩来到官店镇八垭寨村,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三尺讲台上一站便是四十年。八垭寨村小学一年,原雷家村小学六年,刘家包小学三十三年,简单的履历后藏着黄光轩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从踏上讲台,就担任班主任,40年里有一半的时间是班主任”黄光轩由于过硬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方法,深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信赖。他所带的语文和道德与法两门课程,经常在全县近60所小学中名列前茅。
他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一颗善良的心,赢得了学生们的拥戴,以优秀的师德,让同事及家长颔首赞许,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组织上的认可。先后多次被州政府、县政府、县教育局、人社局评为“优秀校长”“优秀教师”。
“黄氏火锅”捕获年轻老师的胃 留住年轻老师的心
多年来刘家包小学都是一些年龄结构偏大的老师,对于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教学捉襟见肘。对于年轻老师的需求,是整个学校的渴望,可是由于山高路远,条件艰苦,很少有年轻老师愿意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来任教。
2012年,学校终于来了两个年轻老师,当优美的歌声从教室传到操场,传到刘家包的上空时,时任校长的黄光轩异常开心“一定要将他们留下来”。
为了解决年轻老师的后顾之忧,能够留下来专心教学,每天放学后,黄光轩使出浑身解数变着法的给老师们做饭吃。“黄氏火锅”因此应运而生,捕获了一众年轻老师的胃,也为这个山村小学拴住了很多年轻老师的心。
有事找黄叔,成了大家心中的共识。
2022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六年级的刘馨怡老师需要请假待产,可是谁来接手班上的课?成了刘老师十分头痛的问题。黄光轩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了毕业班的语文课,解决了刘老师的后顾之忧。
对此深有感触的还有该校的年轻校长周义,今年24岁的周义两年前来到刘家宝小学担任校长,由于较为年轻,对于能不能担此大任,周义心里很是忐忑。
“加油干,有事情我在后面给你担着”黄光轩的一席话,给周义吃下了“定心丸”。
高山屋脊扎根成树 学生成长路上“筑梦”人
“黄老师您吃了没”“黄老师散步啊”村中的村民看见黄光轩都主动招呼,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爸爸是黄老师的学生,我也是黄老师的学生,现在我的女儿还是黄老师在带课”四组村民谭惠介绍道,村中老少青三代人,很多都是黄光轩的学生。
该校五年级的学生小鹏(化名),母亲从小离家出走,今年父亲又去世了,与80多岁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黄光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去他家中走访,并联系社会义工和爱心人士为他提供物资帮助,解决了他生活的难题。
因为感念黄老师的师恩,该校毕业的学生曾馨怡,在2013年为母校捐赠校服265套、热水器8台、校园广播以及办公电脑,改善了学校的办公条件。今年又捐赠50万元人民币,为学校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操场。
“看见学生们一个个、一代代走出大山,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青山满目,朝阳脉脉。
这是一名人民教师的坚守,一代乡村教师的情怀,十万大山学子们的未来。
(来源:云上恩施 建始通联记者侯康 通讯员王仕龙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