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暑期游持续升温 带火“避暑经济”

2022-07-25 16:52   云上恩施  

随着湖北跨省团队旅游的重启,沉寂近半年的文旅业又被激活,享有“仙居恩施”、“天然氧吧”美誉的恩施,成为众多游客出游的首选之地。

炎炎夏日,在平均海拔900多米的太阳河乡梭布垭石林景区,温度始终保持在24℃至30℃,成了大家避暑的好去处。自暑期开始,景区每天迎来不少旅游大巴,工作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引导游客有序进入景区。

“ 从7月1号以来,我们的客流量明显上升。目前每天的客流量已经达到三千多人,周末会突破四千人。” 

梭布垭石林景区入口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梭布垭石林被称为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开放的有莲花寨、磨子沟、犀牛沟等九大景区,狭缝秘境、化石古迹随处可见,每个景区各具特色,成了游客们拍照打卡的必经地。来自青岛的游客靳鑫,了解到这里是纳凉避暑的好选择后,邀上三五个朋友家庭,到梭布垭石林景区避暑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导员介绍,这里源自四亿多年前的海底景观,给我的感受非常震撼。让我感觉到我像是穿越在一个几亿年前的海底一样,非常的漂亮。“ 

景区游客游览景区

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梭布垭石林景区也积极采取措施,推出旅游新产品和系列优惠政策等,让这个暑期游持续升温。

”第一个是产品上面的革新,因为我们是一个自然观光型景区,我们今年特别开发了这个山海泾的项目,也就是把梭布垭的核心文化,通过高科技在这个里面体现了。第二个方面,我们对恩施州八个县市启动了门票全免费,我们的飞拉达执行了半价,山海泾也执行了一个八八折。“恩施梭布垭石林景区营销总监张俊辉介绍说。    

在梭布垭石林景区新推出的沉浸式科技文旅项目“山海泾”,将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利用互动影像科技及数字绘画技术,通过梭布垭地质文化为基础,延伸地质变迁、生物进化、人类文明,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是带小朋友一起来的,有助于他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小朋友也玩得非常开心。“深圳游客罗进带着儿子游玩得格外开心。  

游客体验梭布垭石林景区新推出的沉浸式科技文旅项目“山海泾” 

随着湖北跨省游的开放,恩施景区暑期游逐渐“热”起来了,同样“热”起来的,还有周边的餐饮和民宿。

”现在七八九月正是旺季,我们的入住率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现在基本上能正常经营了。“2019年,杨书文投入400多万元,在景区办起了民宿,可一营业就遇上了疫情,直到今年,他才重新看到希望。

杨书文办的景区民宿

和杨书文一样,村民康文信打工回乡,投入70多万元办了农家乐。今年暑期,他家的民宿也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景区周边5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去年都只接了三十几人,今年,像我目前民宿接避暑的已经达到三四十人了,后续还有连续的几批要来,这个收入赶去年要翻上两倍。”  

来自武汉的张卫雄和亲朋好友慕名而来,这一次,他们29人决定在康文信家的农家乐避暑一个月时间。“这里山清水秀,住的这个农家乐,就像到家里来了,我就写了一首诗赞美避暑恩施梭布垭景区:“跃上葱茏画卷开,土家苗寨雾中排。碧茶玉米漫山绕,鲜果青蔬遍野栽。神韵秀峰迷路客,仙姿幺妹唱情怀。田园民宿炊烟袅,阵阵凉风沐面来。”    

今年来,恩施市充分挖掘以生态资源、气候环境等为核心的避暑旅游资源,通过在重庆、武汉举办凉交会,开发亲子游、研学游、康养游等旅游专线,多举措,吸引着八方来客消夏避暑。最近一个月时间,全市共接待游客759554人,同比增长56.88%,旅游总收入达8116.022万元,同比增长56.82%。

(来源:云上恩施 融媒体记者 向蓉 张煌 咸丰台 甘雷 实习生 向鑫琦 责任编辑:欧阳舒婕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