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为群众办实事】“奶奶,我们跳楼去”被孩子一句话“戳心”的检察官毅然展开“1+N”联合救助

2021-06-01 15:59  

年仅9岁的小苗(化名)在两岁时父母离异,之后母亲一直没再跟她联系。父亲靠做不锈钢生意维持生活,年幼的小苗常年由其奶奶照看。自小缺失母爱的小苗在父亲和奶奶的呵护下尚能平静地生活,聪明的小苗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然而小苗平静的生活被今年年初的一场突然家庭变故彻底打破了。

今年2月,小苗的父亲和爷爷因长期家庭矛盾不和在家中发生冲突,冲突中小苗的爷爷被父亲致死。爷爷死亡、父亲因此被羁押,亲眼目睹这场家庭变故的小苗内心受到强大的刺激,因一时难以承受一连串的打击,小苗逐渐出现了心理问题。

今年3 月底,小苗的奶奶来到巴东县人民检察院为本人并代为孙女小苗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小苗的奶奶现年71岁,因丈夫被害、儿子被捕,小苗年幼需要其独自抚养,本人又无经济来源,且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多种疾病,家庭生活困难,请求该院予以国家司法救助。

检察官在调查中,小苗的奶奶陈述的其中一件事情深深刺痛了案件承办检察官的心。原来,经历家庭变故的小苗在今年3月周末学校放假时的一天早上,奶奶喊小苗起床吃早饭,连叫几遍小苗都不应。于是奶奶来到小苗的床边,发现小苗早已醒了却表情木然地赖在床上。当奶奶又一次叫小苗起床时,小苗一把拉住奶奶的手说: “奶奶,我们干脆跳楼去。”奶奶被小苗的话惊得一时语噎,只觉得万分难过,顿时泪如泉涌,嚎啕大哭起来......小苗见奶奶痛哭不止也惊慌了,手足无措之下,小苗拔通了远在他乡的姨奶奶的电话。得知大概情形的姨奶奶将情况告知小苗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连忙赶到小苗的家中,将小苗接到学校陪伴小苗并进行心理辅导。晚上,直到小苗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才将小苗送回家中。

小苗的状况让案件承办检察官的心无法平静。经过认真调查研判、组织召开公开听证后,决定对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拟对其以3万元的救助额度上报审批。

检察官深切地感到司法救助对小苗的家庭来讲只能缓一时之困,难解长期之忧。慎思熟虑后,该国家司法救助案件承办检察官与院未检部门检察官毅然决定对小苗展开“1+N”联合救助。经多方联系甄别,检察官商请本县一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博爱之光”专业机构,详细介绍了小苗的情况,得到了“博爱之光”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们针对小苗的具体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并立即展开帮扶行动。

检察官前往“博爱之光”沟通联合帮扶措施

目前,已分别前往申请人居住地及学校详细了解了申请人一家情况及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送去了书包和文具,并现场为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博爱之光”社工已与学校班主任和家长互动联系,将持续关注小苗的心理变化,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积极为小苗申请“童享阳光”项目,为其争取帮扶资金;还将进一步链接社会爱心人士长期结对帮扶,为其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据班主任反映和社工观察,小苗目前的精神状态逐渐趋于稳定,成绩尚能跟上全班的进度,在校比较乐观、学习比较积极,说话做事思维清晰,条理性较强。

“司法救助,不仅是为那些陷入绝望的贫困家庭申请救助金,更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司法的温暖,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今年来,巴东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司法救助“1+N”联合救助机制,其中“1”是指发放司法救助金这一常规模式,通过资金帮助的形式缓解当事人生活困难;而“N”是指因案而异、因人施策的个性化救助措施,通过灵活运用社会救助、心理辅导、帮扶指导等多种救助手段,为被救助人提供切实、精准、实效性强的精细化救助,切实解决申请人家庭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来源:巴东县检察院     通讯员:彭清宝

责任编辑:邓正蛟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