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祭先人,未必烟火表孝心。3月31日,在县城巫峡路连接道的花店内,店员们正在摆放刚刚到货的鲜花,花店内也被一盆盆菊花、百合、白玫瑰等花品挤得满满的,据不晚花艺花店老板陈艳介绍,临近清明节,县城区不少花店的鲜花销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清明祭祀主要是以菊花的盆栽、单支花束以及手持花篮为主,相对去年,今年选择鲜花祭祀的增加了很多。”不晚花艺花店老板陈艳告诉记者,今年通过电话、微信预定花束的人很多,用鲜花祭祀已经成了新风尚。
而在巴东县城老君坡公墓,记者看到,以往五颜六色的清明吊、草纸燃烧后的灰烬已十分少见,不少墓碑前整齐摆放着颜色各异的鲜花,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前来祭扫的人们焚烧纸钱的习少了,用鲜花祭祀的替代的多了,这让他们管理起来也方便多了,同时也有效预防了山火。
自觉摒弃扫墓祭祖焚香化纸的传统陋习,倡导献花植绿的文明祭祀新风,低碳环保的进行祭扫活动,成了不少市民朋友们的首选。
“用花来表孝心,绿色环保也能避免发生火灾,我觉得非常好。”在县城经营商铺的陈伟,一大早就带着妻儿来到老君坡来扫墓,一大束菊花和一盆绿植替代了往年焚香烧纸的习俗。
近年来,随着深化殡葬改革和殡葬秩序工作的持续推进,巴东在综合整治、丧葬祭祀用品市场集中清理等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组建联合综合执法队伍深入辖区内对丧葬用品店、摊点进行宣传,耐心细致讲解不易降解祭祀用品对生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充分利用宣传车、村村响、巴东发布、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同时发放《生态文明祭祀.平安绿色清明倡议书》《致全县人民朋友的一封信》转送到群众手中,同时,在主要路口及人员密集处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让群众驻足可观、抬眼可看,潜移默化影响群众的思想,转变群众行为,让“生态文明祭祀·平安绿色清明”的祭祀理念深入人心。
(来源:云上恩施 巴东通联记者 廖薇子 阙晋伟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