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深山药材香 黄精变“黄金”

2020-12-24 10:58   云上恩施  

冬至刚过,位于海拔1200米的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寒霜覆盖,冷风瑟瑟。在张官村的黄精药材基地,村民们采挖、刨土、筛选、装框、运输……各项工序有条不紊,热火朝天忙丰收。

距离基地不远的“加工厂”,工人们将泡软的黄精取籽后清洗、晾晒,黄精籽铺满房前屋后,在寒冬的暖阳下散发着金色的光,也照亮了村民们的致富梦。 “这个黄精13元1斤,一亩地可以挖7000斤左右,就是九万多元钱,取籽卖价格高达60元1斤,真是堪比‘黄金’。 ”基地负责人吴奇手捧“黄金”介绍道。

今年27岁的吴奇是晓关侗族乡黄精产业的“领头人”,五年前,吴奇怀着对药材种植的浓厚兴趣回到家乡,通过参观考察,经验学习后,承包50亩荒山种下黄精。2017年,在吴奇的精心管理下,黄精开始取籽销售,当年收益30万元,挣得药材产业“第一桶金”。

吴奇的成功经验转变了许多村民几十年传统种烟的观念,将“眼光”放在了药材产业,而吴奇顺势成立宣恩县兴合中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决心带着村民一起干。

“我通过合作社给村民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再打通销售渠道,回收黄精,让村民无后顾之忧。”吴奇介绍道,黄精是一种喜阴生长的中药材,根茎入药,市场需求大,而且黄精全身都是宝,种苗、精块和种子都可远销重庆、安徽、云南等地。

“我去年1亩地,光卖籽收入就接近1万元,今年种了两亩,又盼到了丰收年。”罗马洞村村民吴卫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常年患病,生计困难。在吴奇的帮助下,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种上了黄精,自有了收益后,他对生活也更有盼头。

近年来,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按照“高山药”的产业格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种植中药材黄精,并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市场主体,助力群众增收。目前,该乡黄精种植面积达5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

(来源:云上恩施 宣恩通联记者 周俊 姚玲 通讯员 乐舟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