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 | 对照清单问精准——市长张涛到扶贫联系村调研

2016-09-14 14:50  

“精准识别后,一共有多少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五个一批’分别是怎么规划的?”9月12日,利川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走进柏杨坝镇龙山、龙丰和齐心村,调研整村推进精准扶贫落实情况。

“目前,全村一共有236户、703人,其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168户、504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35户、70人,易地搬迁扶贫脱贫一批22户、68人……”龙山村支书陈光兴细数着村里的脱贫规划。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一下子少了63户,数据出入怎么这么大?”张涛问道。

“经过大数据比对,剔除了一部分有硬伤的,通过村民投票评选、复核、公示,目前,只有35户符合政策标准。”陈光兴回答。

杨坝镇龙山村,位于该镇东北角,距集镇23公里,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与重庆奉节、云阳交界,是该市重点贫困村,2016年被纳入47个整村推进村名单。

“村支两委班子是否配备齐整?村里有没有教学点、卫生室?产业发展有什么规划?村级集体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对照着“九有两无一达标”和2016年整村推进督查问题清单,张涛详细询问该村基本情况。他说,“九有两无一达标”是底线,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抢抓有效时间,推进各个项目落地落实,确保达到基本要求。同时,要立足实际,长远规划,努力在一系列项目的带动下实现自力更生、长足发展。

龙山缺水,老百姓吃水靠天。多年来,村民最大的期望,一是吃上安全卫生的水,二是修通贯穿全村的公路。去年以来,该村通过“一事一议”修通了龙山至梅魁的 公路,今年该村4、5、14组村民又自筹资金22.4万元,新修公路1公里,扩建7公里。目前,还有近8万元的资金缺口。同时,村民饮水依然看天吃饭。

“龙山有没有水源?村民用不上自来水的症结在哪里?修路的资金缺口有没有办法解决?”得知安全饮水和交通不便两大难题,张涛询问随行的水利、交通等部门负责人。

“此前,工作组多次到龙山周边寻找水源,但一直未能没发现。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建水池、水窖,分散解决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交通局将挤出10万元,补足修路的资金缺口。”水利、交通部门负责人逐一表态。

龙山村、龙丰村和齐心村,是今明两年必须“摘帽”的贫困村。就如何实现如期脱贫,张涛在与柏杨坝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各村村支两委成员交流时要求,镇党委、 镇政府,特别是村支两委,要牢固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牢固树立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凝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精准锁定贫困对象, 科学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好帮扶项目,利用好捆绑资金,不断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间,张涛还走进金利茶业公司高山名优茶基地,了解齐心、友好、龙凤片区产业扶贫开展情况。一直以来,金利公司主动担起社会责任,倾力投身精准扶贫事业, 创新推出“144583”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144583”扶贫模式,即,即一个龙头企业,引导4个专业合作社,扶持40 个村,采取5项措施,带领3万户茶农发展茶叶8万亩,实现户平收入1万元以上。目前,该公司在齐心、友好片区8个村发展茶叶3000余亩,并计划新建一个茶叶加工厂,通过企业示范带动,片区产业扶贫初见成效。

张涛高度肯定了金利公司参与精准扶贫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及“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并希望金利公司再加力度、再添措施,持续带动连片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来源:中国利川网  记者 牟新

(责任编辑:黄頔芳)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