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滕欣 陶玲
“我家承包经营的公益林被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冲毁了,一直没人管,真是糟心哦。听说检察院有一个公益诉讼业务,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您先别着急,公益林地具体位置在哪?林地受损现状如何?您留一个联系方式,我们先一起去看看现场再解决问题。”今年6月,巴东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谭大琼收到大支坪镇村民谭某某提供的公益诉讼线索。
现场查勘那天正值汛期,做足了心理准备的检察官们还是低估了现场环境的恶劣。谭某某所承包的公益林地位于一污水处理厂至一河流之间的原始森林,森林植被茂密深达两三米,山体陡峭没有成形的路。由于植被遮挡,难以在污水处理厂排水口观察整个林地受损情况。为了全面掌握公益林林地被破坏的现状,谭大琼向谭某某借了一把镰刀、一双高筒雨靴,挽起裤脚毅然进入了原始森林。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取证之路全靠手脚并用,还要随时提防山体滑坡的危险。“看,那是什么?”拨开眼前的丛草,谭大琼看到一条竹叶青从眼前窜过,心里一惊,但并未因这“拦路虎”停下脚步,继续挥起手中的镰刀。
“这下面就是我承包的林地,污水处理厂的水全部排到我的林子里面了,这里落差有好几千米,好多大树都被冲坏了,太可惜了。”谭大琼一边耐心地倾听谭某某的诉求,一边用手机记录污水处理厂排水情况。
考虑到今年汛情严重,雨水增多,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加重公益林林地受损情况。因该案涉及诸多行政单位监管职责重叠,谭大琼回院后当即汇报,第一时间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并多次召集相关行政机关召开协调会,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近日,公益诉讼热线电话“12309”再次响起。“检察院的公益诉讼业务真是蛮来事。”谭某某开心地和检察官分享自己的喜悦。原来,一直困扰他的污水破坏公益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已经铺好了排水管道,再生水已全部收集并通过管道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对原来冲毁的树木也都进行了补植复绿,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工作给了谭某某一颗“定心丸”。
来源:恩施晚报 通讯员:滕欣、陶玲
责任编辑:邓正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