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描述的原生态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向往。初夏的利川凉爽怡人,因好山好水好空气,不少候鸟人才们来利川康养度假,并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候鸟作家郑国华正在苏马荡博云小区墨缘堂阅读书籍,拟定一天的写作思路。优美的风光,丰富的书籍,郑国华一天的幸福生活由此开启。
“候鸟人才基地设了书画室,然后我们小区也成立了老年大学,把所有的琴棋书画活动就归到老年大学。”候鸟作家郑国华说。
该小区内设纳凉长廊、写作工作室等,供业主使用, 锻炼身体、拍抖音、钓鱼……小区居民们生活地怡然自乐。
“我们这个生活好闲适,在大山森林当中凉风习习的吹拂当中,喝着苞谷酒,吃着美食,大家聊着天,“ 候鸟作家郑国华说道,“地方特别舒服,特别有人气。”
“冲着利川的凉字而来,但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凉,”曾是湖北日报首席记者的熊家余自2012年来利川避暑后,对利川有了更深的认识。
“选择利川的第一点是利川的干湿度非常合适,第二点是这里的生态链是比较适应人的生活,虫害较少,和江汉平原和海拔低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候鸟人才熊家余说。
不仅夏天来利川避暑,春秋冬季也会来,在利川居住成为熊家余的长期选择。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小区配套设施,都让熊家余感到舒适。
“利川市民茶余饭后文娱生活也很丰富,”这是候鸟人才梅荣政对利川的最大感受,“大家都是唱红色歌曲,整个社会都充满正能量。”
梅荣政,现任武汉大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今年79岁的他很喜欢利川的避暑生活。
“来利川以后给我两个感觉 ,一个感觉是凉爽,第二个我感觉人民非常讲文明讲礼貌,对我们老年人还特别的客气,市容不错。”梅荣政说道。
据了解,在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利川列全国第12位。近年来,利川正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市容市貌,为康养度假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云上恩施 利川通联记者 谭卓瑶 见习记者 张鹏 责任编辑:方誉曼 审核: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