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过年之前就能搬进新房子了,我的身体不行,干不了重活,打算搬迁后在小区附近的物流仓库或者工业园区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我相信我家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近日,宣恩县高罗镇黄家河村2组贫困户田远强说到。
今年40多岁的田远强因早年意外受伤导致劳动能力基本丧失,家庭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该镇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后,田远强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帮扶人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摸底,按照“一户一策”脱贫工作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将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计划今年将其迁入黄家河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帮助其实现“脱贫摘帽”。
截至2013年底,宣恩县高罗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43户,12297人。2014年、2015年全镇共减贫1500户,4505人。为确保2018年高罗镇实现整体脱贫,该镇在州、县直单位驻村扶贫的基础上,明确26个镇直单位和内设机构的驻村扶贫工作任务,认真开展入户走访、调查了解工作,并以精准扶贫建 档立卡数据核查和“回头看”为契机,把好政策关、质量关、进度关,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确保扶贫对象“不错一户”、基本信息“不 漏一项”、扶贫措施“不落一条”。
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高罗镇始终将发展生产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工作思路,以白柚、茶叶、畜牧养殖、烟草、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为载体,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步实现就地增收脱贫,持续对已经脱贫的进行产业扶持,确保贫困户有稳定增收渠道。同时,高罗镇坚持把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在既考虑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发展,又同步考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按照“山 脚下、小河旁、景区外、集镇边”的规划要求,今年,高罗镇共规划集中安置点6个,采取农户自建型、委托建设型、整体收购型等方式,加快搬迁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搬迁任务。
同时,高罗镇还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建立扶贫利益链接机制,按照“121+X”模式(即:发展一片特色产业基地、组建两个左右农村合作组织、对接一个以上龙头企业、链接一批贫困户),总结推广产业扶贫典型经验,探索实施“基地+合作组织+涉农企业+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与市场主体、 合作组织共同发展的利益链接关系,鼓励贫困劳动力通过外出或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为确保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压紧、抓实,高罗镇不断强化督促检查,明确纪律要求,由高罗镇纪委对各村扶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紧盯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通过监督推动扶贫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据悉,今年高罗镇将完成2383人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麻阳寨、下坝、小河、磨子沟、七把刀、光荣桥6个村将实现整体脱贫。
来源:中国宣恩网 通讯员 郑华芳
(责任编辑:杨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