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宏:退伍返乡建新功

2019-04-23 11:55  

云上恩施报道(宣恩通联记者 王俊)人间四月芳菲尽,石耳湖上桃花开。四月中旬,宣恩县城的桃花、李花等已经凋谢,而在海拔1400米的沙道沟镇布袋溪村石耳湖,2000亩冬桃花开正艳,配上竹柳、红豆杉等8000亩绿色植物和高山气候,令人心旷神怡。

看着眼前的美景,你可能无法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石漠化荒山。是谁让荒山变成了“桃源”?带着疑问,记者带你一起去看看退伍军人李光宏四年来带领乡亲兴产业,让荒山成“桃源”的奋斗之旅。

退伍创业心念故乡

1967年,李光宏出生在宣恩县沙道沟镇布袋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他参军入伍到西藏服役,在边防一线,他待了15年,在拉萨,他工作了8年,23年的军旅生涯,让这个土家汉子越发的坚强勇敢。在部队,他荣立三次三等功。

2008年,李光宏从部队转业后,在恩施从事藏药销售工作,凭着在西藏服役时对藏药和当地文化的了解,李光宏很快成为了恩施地区的总代理。

“那时候恩施有七个县市我都有了业务,每个月收入差不多5万,一年下来差不多60万收入。”李光宏介绍说。

正当李光宏踌躇满志准备继续好好经营藏药生意时,母亲给他打来电话喊他回家修路。“当时母亲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出资和村民一起修一条路,回到家乡,乡亲们很热情,乡音未改,同样,家乡贫困的面貌也没有改,还是重点贫困村。记得小时候村里人生病了,都是用抬杠抬出去,这些年来,因为没有产业,乡亲们的生活一直也不是很好。我当时就在想,家乡养育了我,党和军队培养了我,我能不能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什么?”

这一次的回乡,李光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想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的心。

2013年,母亲再次打来电话告诉李光宏,有一家花木企业准备租赁村里的土地发展苗木。“接到母亲的电话,我心里想了很多,我在想,与其把土地租赁给别人,我为什么不能回家乡把乡亲们的土地租赁起来,与大家一起搞产业了?加上原本就有回乡的想法,于是我放弃了藏药生意,准备回乡发展。”李光宏回忆道。

2013年底,李光宏放弃了年收入60万元的藏药生意,回到了家乡。



万亩荒山变身“桃源”

研究产业规划,拟定发展方向,确定产业基地......一回到家乡,李光宏便立马行动起来。

“确定了产业规划后,我们在选择产业基地时定了布袋溪村11组、12组的石漠化荒山。但在签合同时遇到了难题,11、12组的村民都搬迁到了湖北应城和湖南常德,要签合同还必须与他们联系上。”说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艰辛,李光宏在感叹之余满是坚定,“当时想,不管多麻烦,确定了就要搞,这点困难都打到了,那就是熊兵蛋子了。于是我前后到这些地方跑了6次,给乡亲们讲我的规划,给他们分析家乡发展前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签完了全部合同,每年支付村民租赁费17万元。”

基地有了,开荒、起土,李光宏每天在基地里战斗,经过大半年的奋战,基地终于建好了路线和栽苗基地。同时,李光宏成立了超阳农林业专业合作社,吸纳403户村民入社。

2016年10月,李光宏到襄阳考察产业,经过研究市场前景,决定发展冬桃产业,“冬桃好吃,耐存储,价格也高。”2016年底,李光宏从襄阳拖来几大车冬桃苗免费发给入社的村民,但村民们却不买账。“当时很多村民不了解冬桃,认为冬天还可以结桃子?那不是开玩笑吗。”村民龚道刚道出了村民们的想法。

没有“吹糠见米”的效果,村民不买账怎么办?李光宏决定自己先种,自己带头种了,等大家看到冬桃效益了,自然会愿意栽种,当年李光宏在自己的基地里种植了600亩冬桃。

冬去春来,600亩冬桃越长越大,更可喜的是李光宏当时专门栽种的大冬桃树苗竟然结了果。“当时看到冬天还结了桃子,村民一下就沸腾了,而且村民们分着试了一下这个冬桃,又脆又甜。”回忆起乡亲们分吃冬桃的场面,龚道刚很是开心,“就是这次吃冬桃,很多村民转变了想法,2017年光宏再拖来冬桃苗时,大家一抢而空。如今,我也跟着种了140亩冬桃,长势喜人。光宏给我们不仅搞来冬桃苗,还教我们技术、免费发肥料,跟着他发展产业致富,我有信心!”

在李光宏的带动下,全村发展冬桃、奇异梅、竹柳、红豆杉等经济作物10000多亩,曾经的万亩石漠化荒山变成了“桃源”。

带富乡邻情报桑梓

“李光宏是退伍军人,凭着退伍待遇和他做生意的钱,本来可以生活的很好,但他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这很难得。而且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回乡也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他的合作社有403户村民入社,其中贫困户159户,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发展起了产业,这为长效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布袋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勇介绍道。

李光宏成立后,为确保社员有稳定收入,在每年准时支付土地租赁金的同时,还积极吸纳群众到基地,常年带动就业近30人,已发放群众务工工资80万元。

“在这里务工好,每天80到100元,包吃,还有车子接送,很好。”冬桃基地里,正在除草的村民钟爱云说。

与此同时,李光宏还与全村591人签订金融分红协议,按照协议给村民分红。“在湖北中铁大桥局、州邮政局、沙道沟镇政府等驻村单位的帮助下,他们为我合作社注入8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我按照未收益前总资金的6%,收益后纯收入的27%给村民分红,让村民成为了股民。”李光宏说。

“我的规划就是发展农旅结合的现代休闲农业,做到春天有景赏、夏天能避暑、秋天有采摘、四季有果吃。目前县委、县政府给我们已经解决好了路、电等基础设施,下步我也会根据规划,尽最大的努力,把产业做强做大,为乡亲们带来更大、更多的收益。”说起下步打算,李光宏思路清晰,信心十足。

责任编辑:谢晓芬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