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野三关青年放弃国企高薪返乡创业 带动周边贫困群众一起致富

2019-03-04 15:37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巴东台记者 向园梦 张安地)2月28日,野三关镇高阳寨村鼓楼山香菇基地香菇培育标准大棚内,袁帅正在为在基地务工的贫困农民胡辉芝传授长期阴雨雪低温中的香菇管理技术。

31岁的袁帅是野三关镇高阳寨村3组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在宜昌一家国企工作,主要从事产品营销,收入可观,在工作期间他得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菇在市场上走俏,2016年3月袁帅毅然辞去宜昌国企的工作,携资回村创业发展香菇。

2016年5月袁帅注册成立了”巴东润隆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他先后到湖北房县、随州学习香菇培青技术,通过学习掌握培育技术后,袁帅投入资金40万元购回香菇烘干设备2套,建设烘干房2个,投资50万元,建起了香菇质检测室和标准化干香菇仓库,2017年投资450万元,分别在高阳寨村、黄连坪村村贫困农户的空闲地上建设香菇基地5个。

“我一家6口人,丈夫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80岁的公婆长期患病服药,儿子离婚,孙子读书,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袁帅吸纳我在基地务工,按月发放工资,年收入三万多元,入股还有分红,助我摆脱了贫困”。高阳寨村2组胡辉芝告诉记者。

为了帮助两个村里贫困户脱贫,袁帅采取“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吸纳了110名贫困群众到香菇基地务工,人均月工资收入2500元,同时,合作社还实行由合作社提供棚架、菌种、包技术指导,包鲜香菇回收、贫困户包管理包采摘的方式,带动310户贫困户培育香菇80万袋,2018年贫困户户均年纯收入25000元以上,去年110户贫困户中己有71户靠发展香菇产业脱贫,去年合作社还为67户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5000元。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