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么又哭了?”“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快,高兴!”“您放心,您和村民不脱贫,‘阎王爷’也不收我!”2月28日,记者来到建始长梁镇沙坝村尖刀班成员、村纪检委员谢先梅家,巧遇70多岁贫困户龚文元来看望。这一幕背后留下这位扶贫路上闯过“鬼门关”的“铿锵玫瑰”感人至深故事。
扶贫路上,抬水管,跌深沟,险丧命!
“哪门不心疼,这么好的干部为我家吃水事险丧命,想起这件事我就伤心落泪!” 龚文元掏心窝说。
躺在病床上的谢先梅对着镜头微笑
去年12月18日,漫天雪花飞舞。当天,该村8组贫困老人龚文元来到村委会领水管子,见老人拖着一大捆水管吃力艰难跋涉,热心肠的谢先梅放下手头工作,赶紧帮忙。
龚文元老人家住在村委会一里多的半山腰,谢先梅本打算用自家小车送,见车后备箱装不下,素性找来一根扁担合格老人抬着就走。不料途中脚下打滑,谢先梅不慎跌入两米深的排水沟,当场昏迷。
“拐哒!谢委员掉进沟里了,赶快救人!”过路司机现场守护,龚文元老人急哭了,一路喊人救命。
闻讯赶来,大家第一时间将谢先梅送进县人民医院。“幸亏及时,没耽误,晚了人就危险了。”接诊医生连称“万幸”。
真是命悬一线!谢先梅当场颅内出血,头部两处骨折,腰椎两处骨折,右肩粉碎性骨折。若不是路窄过路司机停车让路,见状顺势拉龚文元老人一把,两人连管子一起跌进深水沟里,后果更不堪设想。
当天,谢先梅送进医院抢救,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整整躺了18天。
“放心,村民不脱贫,‘阎王爷’也不收我!”
“先梅,啥事都别想,身子骨要紧!”“谢委员,身体是革命本钱!” 谢先梅伤情牵动一村人。
谢先梅住院后,村里男女老少纷纷从十里八乡赶到县城医院探望,哪怕隔着重症监护室玻璃看一眼。说起谢先梅的好,村民个个竖大拇指。她自1997年在村里工作,20余年间,村民找她的大小事只要帮得上的就不会推辞,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久而久之,大家把她当亲人,大小事首先想到她。
“沙坝不哭!村民不哭!”2016年沙坝村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灾,谢先梅一边投入抗洪抢险,一边安慰村民。她家的小卖部成了村里“大食堂”,只要吃不上饭的,都可以在这里就餐。
“柑子园的村民修路还差那么多钱,都乡里乡亲的,望我的亲戚朋友和其他村民们支持一把!”“能力不分大小,一百两百不嫌少,一千两千不嫌多!”去年,村里偏远的小地名叫柑子园3个组修路,本不直接受益的谢先梅率先出资1000元,又发动亲戚朋友捐,她的一个亲弟弟捐了1万元,另一个捐了3000元,一下子凑了3万多元。
刚刚出院,谢先梅就在核对修公路的账本
“看到她开颅手术后头上碗大的疤,不少村民当场流下眼泪!”“谢谢关心,都回去忙自己的事吧!”“请乡亲们放心,你们不脱贫,连‘阎王爷’也不收我!”回到家里静养,村民们隔三差五跑来看望谢先梅,她总是这样安慰着。这句话,感动一村人。
攻坚“女汉子”,“尖刀”插进“硬骨头”里!
“越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硬骨头越难啃!”作为一名“尖刀班”成员,谢先梅深知。
“我最熟悉情况,我来!”贫困户建档立卡,她主动请缨,翻山越岭,仅用两天时间,照相、采集信息,为全村贫困户建档立卡。
“这几个组贫穷程度最深,加之我在村里工作时间长,最熟悉情况,这担子就交给我吧!”整村摘帽,谢先梅勇当“急先锋”。
要打通她所说的小地名叫柑子园的出山路,确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这个3组13户52个口人散居在大山里,要硬化道路,仅村民自筹资路基改造资金就高达10万元,钱从哪儿来?这不禁让谢先梅犯愁。
“国家政策这么好,还需我们村民搭把手!”召开道路硬化屋场会,谢先梅话语中肯,说到贫困乡亲心窝子里,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谢先梅深知资金压力大,当会捐款1000元,贫困老人龚文元跑回家拿来3000元送到她手里,村民纷纷响应,人平1000元,很快凑来5.2万元。资金缺口大,她建微信群,主动打电话,争取资金的亲戚朋友和发动其他村民相帮,又筹集了3万多元资金。
谢先梅在村民微信群中群发的筹集资金消息
人晒黑了,累瘦了,谢先梅开心地笑了。路基改造中,她请来施工队,像钉子一样钉在工地上,促进度督质量,一分钱掰成两分花,历时半年,一条长2.3公里水泥路蜿蜒盘旋大山中,连同邻村河坪村,形成大循环,彻底打通村民出行难。
脱贫攻坚路上,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善攻坚,敢打硬仗,是“尖刀班”同志心中佩服的“女汉子”。
“‘小纪委’大监督,关键是敢不敢晒一本‘明白账’!”
“谢委员是我们村里一把‘铁算盘’,凡经过她手的钱,毫厘不差!”无论是搭档的村干部还是村民无不这样评价。
“我收的5万多元医疗保险费在哪儿啦?”“你不晓得自己才闯过鬼门关啊?工作咋那么要强?”深度昏迷18天的谢先梅稍一清醒,就急得不行,担心摔倒之前村民交给她的医疗保险费还没上交,会影响村民报销,催促丈夫赶紧把钱交给村书记,怕耽误村里的事,守护在病床前的丈夫梁吉松忍不住埋怨。
谢先梅记的账,一笔一笔很清楚
“身体还这么虚弱,怎又开始忙起来了呢?”“本想路一修结束,就给村民把账目算清,公布的!”采访时,见病情稍松的谢先梅靠坐在沙发上,吃力翻着一本厚厚的修路账目认真盘算着,不禁问道。
翻开谢先梅厚厚笔记本,从集资到开支,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开她的手机,每笔捐款当天就在微信群里公布,在倡议捐资时,她在群里这样公开承诺:“这次集资修路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保证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用在实处!”
“一定要召开会议给村民算好明白账!一定做好收支明细账在村委会张榜公布!”谢先梅话语坚定。
“我反对!叔叔家不符合享受易地搬迁政策!”2016年沙坝村遭受特大洪灾,多家房屋被损毁。村里开会研究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人员时,得知自己的亲叔叔谢志安也申请了,谢先梅首先站出来反对。最终村里评倒房户、严重受损户、一般受损户三类人员均没有她叔叔的名额。
收钱收款,用钱用款,惠农政策监督,谢先梅总能给村民晒一本“明白账”。自她担任村纪检委员的以来,沙坝村没有一名群众因享受政策不公等问题来反映情况,村干部中也无一人违纪。
“再过两个月才能进医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手头扶贫的事一大摊子,急人啊!”采访中,这是谢先梅唠叨最多的一句话。
【作者:刘波,谭明柱,谭玉凤,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