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鄂纪干监25条”,全面提升执纪执法质效,州纪委监委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不安全、不文明、不规范等“灰犀牛”问题为抓手,以查促改,以改促进,以进求胜,全力拧紧“责任链”,织密“监督网”,确保安全文明执纪执法质效落实落地。
提前谋划,找准症结。一是聚焦问题。新年伊始,召开安全文明执纪审查调查专题会,明确“灰犀牛”问题的整治范围、整治重点、整治措施等问题。二是分类梳理。审理室、监管室、干监室职能部室围绕“灰犀牛”问题召开联席会议,根据省州行为规范要求,并结合日常监管漏洞,梳理出3大类12项不安全、不文明、不规范“灰犀牛”问题。三是精准研判。锁定审查调查一线、留置区(看守所)等“灰犀牛”问题易发多发环节场所,对全州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不安全、不文明、不规范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州县组织优势力量成立“灰犀牛”问题整治专班,以专案组的形式运作,实行层级负责,各负其责。二是出台相关文件。下发《关于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灰犀牛”问题整治专项督查的通知》《关于开展“灰犀牛”问题整治复查复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复查复核案件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工作细则》等文件。三是开展专题培训。职能部室对州县“灰犀牛”问题整治专班开展系统培训,压细压实督查责任。
提质增效,制衡权力。一是总结经验,化风成俗。边查边改,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对督查中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对发现问题清单式移交,条目式整改,并列入监察系统春季整训的重点内容,全面彻查彻改。三是创新方法,凝练提高。针对前期发现问题,探索留置人员“全回访”机制,探索每案必写安全文明执纪专题报告制度,探索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存储、保管、调阅等制度,多措并举,铸牢权力制衡闭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