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曹毅 通讯员 曾志强)通过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相互勾连,上家从物流寄递配件,买家自行组装枪支,形成一条非法买卖枪支的隐蔽链条。近日,建始县公安局宣布成功侦破一起重大网络贩卖枪支案,捣毁贩枪窝点一处,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枪支13支。
雪中走访,群众举报获线索
2017年12月28日,天降大雪。建始县公安局三里派出所民警沿辖区村组公路开展道路安全巡查和走访工作,提醒广大驾驶员谨慎驾驶,走进农户家中宣讲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和雨雪天气交通安全等知识。
上午11时许,民警巡查至三里乡白岩村时,得到群众举报称齐某最近常在附近捕杀鸟类,疑似使用枪支。民警不动声色,继续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为名到齐某家走访。攀谈期间,民警发现齐某神情极不自然,言语间流露出急于让民警离开的意思。
凭着多年农村工作经验,民警判断齐某极其可疑,便一面与其周旋,一面细心观察,很快在房屋一墙角处发现1只高压打气筒和1具瞄准镜。通过近两个小时的法律宣传和思想劝导,齐某最终将藏放在家中的一支气枪取出,随后被民警依法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
果断深挖,手机微信露端倪
面对民警调查,齐某如实地陈述了他网购枪支配件后组装枪支的事实,但以时间久记不清、已删除网络交易记录等理由为名,刻意回避枪支的来源和渠道。民警感到齐某看似十分配合,实则在极力隐瞒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决定对其手机微信、QQ等社交软件以及社会交往进行深入调查,以拓宽侦查线索。
很快,民警就在齐某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发现端倪。经查,自2016年以来,齐某使用QQ(昵称为“风一样的男子”)、微信(昵称为“A户外硬货” )在朋友圈、聊天群中发布贩枪广告,先后多次以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价格,从上家手中购买枪支11支,再以4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销售给向某、陈某等10名下线,从中赚取差价数万元。建始县首起利用微信朋友圈贩卖枪支的重大案件就此浮出水面。
2018 年1 月11 日,三里派出所在齐某的下线向某家中,现场查获气枪1支、铅弹133 发以及高压打气筒、气枪带各1只。据向某供述,2016 年5 月至2017 年11 月间,他以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方式,通过齐某在微信用户、淘宝网店购买气枪配件并自行组装整枪。随后,以相同方式非法购买气枪的朱某等人也相继落网。
专案经营,远赴河北捣窝点
侦查逐渐深入,战果不断扩大,如何“揪出”齐某的上家成为破案的难点和关键。工作中,专案民警发现,齐某与上家、下家之间,上家与上家之间联系业务、支付货款、发送配件等都是通过微信、QQ、支付宝等网络渠道完成的,形成了“分散生产、多层销售、物流发货、买家组装”的隐蔽链条,具有组织化、智能化、非接触性等特点,深挖难度极大。
为坚决斩断网络贩枪链条,彻底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建始县公安局迅速成立由治安、网安和三里派出所组成的工作专班,对犯罪嫌疑人的上下结构、隐藏窝点、交易记录、发送渠道等环节进行缜密侦查,展开了漫长艰辛的调查取证工作。
面对嫌疑人极不配合,无法追根溯源的困难,民警从齐某的网络虚拟身份着手,依法提取他持有的多部手机、电脑,综合运用电子勘查、大数据分析等多种科技手段抽丝剥茧,从数万条电子数据中锁定一个极其可疑的QQ号,最终查明QQ号的持有者——齐某的上家系河北承德籍男子王某。
经报上级公安机关批准,该案被定为“1.16”网络贩卖枪支案省督目标案件。专班民警先后辗转湖北、北京、杭州、承德等地,累计行程2万余公里,于5月26日赴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并从其家中缴获气枪1支,制枪机床1套和枪身、后仓、击锤等零配件数百件。
面对铁证,王某、齐某均对自身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查,自2016年以来,王某以家中棚屋为据点,分别从多处上家网购气枪铅弹模具、机床等制作工具以及枪身、枪管、扳机、握把等零部件,并用机床自行加工枪管膛线,用气枪铅弹模具生产铅弹,共向齐某销售气枪主要零配件8套88件,并非法买卖气枪3支,从中非法获利8万余元。
目前,涉案的14名违法犯罪成员均被抓获,4名犯罪成员分别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判刑,10名违法人员被警方处罚,其他涉案线索正在进一步深挖。在建始县看守所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齐某还在管教民警的教育感化之下,主动配合专班民警侦查,积极举报其他涉枪线索,带破涉枪案件1起,抓获2人、缴获枪支1支。
该案成功告破,及时消除一起重大社会治安隐患,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