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党报如何彰显责任与担当?今年《湖北日报》的两组融媒报道,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月12日,《湖北日报》微信头条发布了原创文章《“我家孩子绝不能那样”,中国农大高材生成反面教材?这个湖北娃让人肃然起敬!》,一经推出便在网上爆红,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引发巨量关注。紧接着,《湖北日报》纸媒跟进报道,报网联动,多媒体呈现,开启了关注“窝棚创业者”马伟大型融媒系列报道。马伟很快成为网红,1000多位网友赶赴他的草莓基地,仅两天,原本卖不出去的纯生态草莓就被抢摘一空。
11月28日,《湖北日报》微信和客户端发布了《求助!利川贫困户万斤佛手山药滞销,急盼买家!》一文,报道了利川一位贫困户山药滞销的情况。经融媒报道,贫困户杨大春家万余斤即将烂在田里的山药几天内被抢购一空,明年的订单也全部订满。
这两组报道的共同点,都是党媒做的融媒报道,都是聚焦民生,最后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在文尾,都链接了新闻当事人的联系方式,让读者的关心、关怀以及支持能直通当事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良好的新闻互动。“窝棚创业者”和“利川滞销山药”融媒报道互动环节的设置,让网友有了表达共鸣、表达想法、表达实际心意的窗口,让纸面上的新闻人成了有血有肉可感可触的鲜活人物,让静态的阅读转变成了一场温暖人心的善意大行动。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再访马伟,他说,半年多来,武汉、荆门、孝感等多地的生态农业创业者、种植户赶赴公安与他交流,学习种植经验。今年的草莓还有一个多月才成熟,现在已有大量网友找他提前预定,产品肯定不愁销。他正式打出了“荆果谷”商标,并成立了荆州市荆果谷农业科技公司,主要做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目前,他已出任当地一家大型农业公司的技术指导。
这两个成功的尝试启发我们,在媒体融合时代,党报不再局限于一张“纸”,通过融媒报道,党报可以更接地气,能做的事情比以前更多,能发挥的作用比以前更大。好的融媒报道,不仅能给新闻当事人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解民生之困,同时也扩大了党报的媒体影响力,更加彰显了党报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张磊
原链接: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wSaT9kX100
实习编辑:向静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