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优化商贸环境 带活一方经济

2018-12-05 15:13  

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大会。

2017年10月第四届杭州电子商务博览会恩施展区鹤峰馆。

2016年5月12日防灾减灾宣传。

2016年5月10日检查验收骑龙公司追溯系统。

2016年3月22日鹤峰县商务局领导到田土王·青翠源公司调研。

2016年3月15日电商签协议。

仓储物流中心。

2017年12月2日加油站安全检查。

改革开放,春风浩荡。

40年改革创新,鹤峰县商务局物流体系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迅猛发展,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从解决温饱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40年奋力开拓,鹤峰县商务局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强化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商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鹤峰工商业从最初的小商小贩时代逐渐跨越到大商圈时代。

鹤峰县商务局把握历史机遇,开拓进取,以“抓监管、重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消费、贸易”协调发展为重点,努力加强行业监管,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商务工作取得平稳健康发展。

产品乘着电商“飞”往四面八方

9月初,一段炒腊肉的“抖音”在网上的点击率两天超过了500万次,这段抖音视频的主人黄代富这些天正忙着给全国各地订购腊肉的网友发货,直呼“停不下来”。通过村里的物流体系,黄代富的腊肉被成箱成箱地打包装好发往全国各地。

黄代富家的富佑食品是鹤峰县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缩影。2015年9月,鹤峰县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商务局按照 “一年搭架子、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的战略布局,突出“四抓”,即抓顶层设计,高要求绘制电商“大蓝图”;抓产业聚集,高标准建设电商“大平台”;抓配套建设,高质量打好电商“大基础”;抓环境优化,高水平做好电商“大服务”,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截至2018年9月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2亿元。到目前为止,鹤峰县已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5家OTO电商体验中心,基本完成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电商培训、电商宣传活动也有序开展。该局先后组织骑龙、立野等8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义乌)电商博览会;组织云创、峰鹤等7家企业参加了武汉电子商务博览会;组织13家农特产品企业参与荆楚美味网货大赛,峰鹤、鑫农、走马红等3家企业5个产品入围120强,成为县级入围产品最多的县。并举办了“苏宁易购鹤峰产品对接会”“恩施贫困村庄与武汉、广州城市社区开展产销对接”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商务部组织的“电商扶贫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品牌推介”“中国电商扶贫在行动”等活动,推荐该县鑫农茶业、峰鹤农业等企业申报电商扶贫地区农特产品品牌。

为拓宽鹤峰县农产品销售渠道,鹤峰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鹤峰电商平台——“土家购”,平台服务本土企业136家,帮助企业上线产品587款,“土家购”平台PC端、移动端、微信商城已建设完成。2018年1至9月“土家购”线上交易额达到2250万元。鹤峰县邮政局充分运用“邮乐购”电商服务平台,让该县的茶叶、箬叶、葛仙米、腊肉、土豆、蜂蜜、豆制品、鼠曲粑粑等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大山,远销全国各地。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鹤峰县委、县政府主动适应“互联网+”新态势,紧紧抓住电商扶贫,把握扶贫特性,突出电商扶贫主体的培育,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建设,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太平镇水田包村贫困户杨家玉与儿子向小斐一起,母子齐上阵,通过“邮乐网”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进行农产品销售。2017年,销售土蜂蜜、鼠曲粑粑、红薯粉、土鸡蛋等农产品过百万。

“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的推进为鹤峰的精准扶贫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鹤峰县电商平台的推广、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信息流、物流的瓶颈被打破,真正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以前许多大山里卖不出去的农产品,都通过线上交易流向全国,像蜂蜜、土豆等还成为了大城市人群追求的生态食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依托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的实施,鹤峰县完成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外贸助力经济腾飞

“鹤峰竟然有出口德国的机电产品。”在鹤峰县,鹤峰宝昌机电有限公司以生产小机电为主,2017年,他们出口机电产品到德国金额超10万美元。

近年来,鹤峰县围绕扩大外贸总量,加快转变外贸方式,切实提高外贸质量开展工作,在保持了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加快其他出口产业和企业培植,充分发挥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外向型经济质量和效益,取得了成效。

据介绍,鹤峰县商务局坚持实绩企业抓增长,潜力企业抓培育,新增企业抓跟踪,继续巩固鑫农茶业、八峰药化、青翠源等骨干企业扩大产能,确保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全力抓好宇森木业、保昌机电等潜力企业实现自营进出口;帮助齐云春、三农茶业、雀语春茶业等新增外贸企业搞好经营权备案登记,完善相关手续,拓展国际市场。据了解,该县有出口业绩和外贸发展潜力的企业18个,其中自营出口企业10个,贸易出口企业8个。2017年12月,该县完成外贸出口5596万美元,去年同期完成4713.1万美元,同比增长18.7%。完成全年任务(6860万美元)的81.6%,全州排名进入第一方阵。

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鹤峰县商务局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支持外贸企业,一是争取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外经贸区域发展促进资金等专项资金,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和跟踪服务,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发挥国际市场的撬动效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贸易促销活动、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开拓国际市场。三是挖掘新的增长点。认真实施“四个一”工程,着力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队伍,加强技术改造和基地建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

茶业是鹤峰县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近年以来,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茶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县”“湖北省首批农产品(茶业)出口基地县”和“湖北省出口茶业安全示范区”。鹤峰县商务局抓基地建设,形成出口产业集群,支持出口企业建设以茶叶、薇菜、香菇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原材料基地,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外贸出口产业,逐步形成农产品、木制品和医药化工产品出口产业,使该县成为存量和增量双优的出口基地县。

科学决策商业布局

“目前,我县共22家限上商贸企业,今年我局正在与统计局共同谋划,对全县有潜力、达到仅限要求的商贸企业进行摸底,预计将在今年新纳入4家限上商贸企业来扩充我县的限上商贸企业库,力求更好、更全面地反映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水平。”鹤峰县商务局商务执法大队田立说。

近年来,鹤峰县商务局主抓商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太平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全面完工,下坪乡标准化农贸市场正式开工,容美镇海通大市场、城南大市场整改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营。并且通过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项目资金,相继完成了走马安韵花园综合批发市场建设项目、骑龙公司有机茶流通骨干市场项目、雀语春茶叶冷链物流项目和走马雅晨综合流通骨干市场项目的建设。

为了规范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布局,科学构建鹤峰县商品市场体系和城乡商业一体化,该局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制完成了《鹤峰县商业网点规划(2015-2030)》,根据商业网点规划,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三区”的商业空间布局:一主即容美县级商业中心,一副即太平副县级商业中心,三区即康岭区级商业中心、张家村区级商业中心、新庄区级商业中心。通过整合县域商业网点资源,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改善商业环境,提升商业档次,鼓励发展高端商业和新型业态,如购物中心、大型百货、综合体等,合理布局大型零售网点,适当控制沿街商业等小型商业规模。将鹤峰打造成具有较强人口聚集能力,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现代化商业服务中心。

商务执法保障群众日常生活

为了加强对市场主要商品的监测、调控和分析,同时加强对该县商贸领域加强安全生产工作,2007年6月该局成立商务执法大队。近十多年来,该局的综合执法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执法到综合执法的成长过程。“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健全,制度日趋规范,效能明显提高,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净化了消费环境。”田立说。

鹤峰县商务局的市场监测工作主要是对肉、蛋、米、油、水果、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以及成品油、钢材、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监测,特别是对加油站的日常监管及安全检查,加油站属于高危行业,对加油站的安全生产工作,该局一直是放在日常商务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月,该局执法人员都会对县内加油站进行日常巡查,包括成品油质量是否达标、制度是否健全,销售台账是否登记完整、安全生产工作是否重视等。截至目前,该县加油站从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各加油站的供油服务均能得到全县居民的一致好评。

2018年,鹤峰县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报废汽车专项整治”“单用途预付卡登记备案及清理整顿”等专项行动。对成品油、再生资源、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实行常态化管理。对加油站、大型超市、酒店等坚持月月巡查,累计进行检查75次,出动执法人员180次,督促整改问题及消除安全隐患18处。

商贸流通领域安全工作的重点检查单位是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单位。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该局制订了定期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案,坚决把安全生产系数控制为零。2018年该局与流通领域责任主体签订了《商贸系统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强化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在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假日,该局组织了工作组对全县商场超市、加油站等开展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从源头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鹤峰商务发展大事记

1984年3月,机构改革中,财贸办公室与工资办公室合并,组建经济委员会。同年7月,从经济委员会中分出,恢复财贸办公室。

1991年1月,鹤峰县政府决定把1991年定为“鹤峰茶叶年”,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领导。

1996年12月,外贸公司获得对外贸易进出口经营权。

2001年10月,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为经济贸易局。

2005年6月,鹤峰县政府对外机构进行调设,把经济贸易局更名为商务局。

2006年12月,鹤峰自营出口创汇1482万美元。

2010年10月,鹤峰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茶叶出口基地。

2011年12月,商贸流通网络日趋成熟,登记在册的物流企业8家,年物流通量达300多万吨。

2015年7月,鹤峰县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试点县”,获得中央专项扶持资金1850万元。

2017年截至12月,鹤峰县完成外贸出口5596.7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1.6%,与2016年同比增18.7%,增幅位居全州第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10.6%。电商交易额累计达到4.18亿元。比2016年增加1.18亿元,增幅39%。

2018年5月,鹤峰县成功举办“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会上杭州上城区与鹤峰县合作电商品牌“硒山寻”正式发布,两地将利用“互联网+品牌运营”的创新模式,将鹤峰的茶叶、蜂蜜、腊肉、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推出大山,全方位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来源:恩施日报 记 者 刘盟萌

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8-12/05/content_124157.htm

责任编辑:李安雯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