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高脚竞速称雄全国揭秘:从徒弟到师傅的逆袭

2018-09-19 10:33  

从徒弟到师傅的逆袭

——恩施高脚竞速称雄全国揭秘

图为:第九届省民运会高脚竞速赛场,选手们你追我赶。

9月18日,我省第九届民运会高脚竞速项目比赛在利川市继续进行。高脚竞速运动起源并非湖北,但现在却是我省傲视全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优势体育项目,这是为何?项目裁判长、恩施市小渡船中学体育教师孙传清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了我省高脚竞速从徒弟到师傅的逆袭故事。

赴湘偷师 潜心打磨量体裁衣

高脚竞速俗称“竹马”或“高脚马”,站在竹马上进行比赛。原本是苗族、土家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后来人们把踩高脚马发展为高脚竞速,成为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以恩施为班底的湖北高脚竞速队在全国有着绝对实力,但作为比赛项目,高脚竞速并非发源于恩施。

1999年,湖南举办高脚竞速邀请赛,较早接触高脚竞速的孙传清带队出征。到了赛场,孙传清大吃一惊,“我们的脚是放在竹马外侧,他们是放在竹马后面,高脚竞速还能这么玩?”孙传清拍下了照片带回去研究。“是用老竹子还是嫩竹子,是用手工编织脚蹬还是用机器编织?”带着许多问题他开始仔细琢磨。

经过对器材和技术的研究,恩施队高脚竞速水平提高很快。2002年,孙传清带领恩施队在全省民运会上崭露头角,夺得所有7个项目的金牌。此后三年,他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这个项目。2005年,孙传清被一所学校的老师看中,由他重开高脚竞速课,发现了一批好苗子,也组织了一支高脚竞速队伍。

孙传清逐渐找到了训练队员的一套训练方法。在徒弟们的眼中,孙传清不是一个教练,更像是“医生”和“服务员”。我省名将陈芬正是师从于孙传清,他发现陈芬重心后倾,很容易失去平衡,建议其身体往前倾,重心向前。孙传清认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不一样,腿长或腿短都会导致两脚的力量不一致,必须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自身状况“把脉”,量体裁衣。经过孙传清一遍遍的纠正,陈芬技术日渐成熟,才有了日后人马合一的“女飞人”。

高脚竞速这项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不小心就会人仰“马”翻。为了减少运动员受伤,孙传清配备护膝训练,让队员们通过拉橡胶皮条的方式增加脚踝力量。手握竹马常被磨破,他研究用毛巾胶缠住,吸汗不打滑。

国内无敌 打开门户任取真经

科学的训练方法终于有了成效。2009年,孙传清再度出山训练恩施高脚竞速队,在次年的全省民运会上,恩施队获得3块金牌。

自此,恩施高脚竞速队开始代表湖北走向全国。2007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高脚竞速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孙传清带领湖北队豪取7块金牌中的5块金牌,他的学生谭喆一人独取4块金牌,实现大满贯。此后湖北高脚竞速队披荆斩棘,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拿到4块金牌,2015年夺取5块金牌,其中,他的弟子陈芬一人拿下自己所参加的所有项目的4块金牌,就此被媒体评价为“人马合一”的女飞人。

硕果累累,曾经的取经者成了师傅。近年来,新疆、内蒙古、海南等省市均派人来恩施考察,学习训练。本届民运会上,一位来自北京代表团的嘉宾用手机录下视频,“湖北高脚竞速很厉害,我们拍点视频回去学习学习。”

如今,我省高脚竞速爱好者也多了起来。“现在,湖北有几万人在玩这个项目,有上千运动员在训练。”孙传清介绍说,除恩施市外,五峰、长阳及中南民大、武汉商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多个县市或大专院校都在开展高脚竞速项目。

高脚竞速的发展,离不开各届政府的重视和一代代高脚竞速人的传承。如今已经是湖北民族学院老师的陈芬,将高脚竞速列入选修课。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孙先锋成了一名体育教师,将高脚竞速带到了课堂。

群众基础在扩大,孙传清并不担心冠军旁落。“垄断并不能让人进步,只有竞争才可以让湖北的高脚竞速走的更远。”孙传清的愿望是,有一天高脚竞速能从少数民族向汉族等兄弟民族推广,走向全省运动会甚至全国运动会、奥运会的舞台。

来源:文/图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林晶、时龚

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urdyIc1100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