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清晨,刘祚平从宜昌出发,下午5点抵达广州火车站,赶了一天车,终于见到了失散20年的儿子波波。
不远处,一个年轻小伙子向她迎来。这个场面,刘祚平已在梦里重复了无数遍。她想哭,但又怕吓到孩子,只好全力忍住。
“样子还是3岁时的样子,只是小时候白白胖胖,现在瘦了点。仔细看,耳朵边的胎记还在。”刘祚平在电话里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当晚,母子俩在一起吃了顿家常饭,刘祚平把波波小时候的照片给他看,两人聊了很久很久。
3岁幼子不幸失踪
9月14日,记者初见刘祚平,她瘦削憔悴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我儿子小时候真漂亮,耳门处有两个针孔一样的胎记,笑起来还有酒窝,当年在菜市场人见人爱啊!”她边说边在自己脸上比划。
上世纪90年代,刘祚平和丈夫从重庆云阳老家到宜昌谋生,在伍家岗区十三码头附近卖菜,将儿子波波带在身边。1998年2月的一天,3岁的波波在菜市场附近玩沙子,不幸被人拐走。
夫妇俩当即到伍家岗区公安分局报案。其后两年,夫妇俩多次往返重庆和宜昌调查寻找。他们将寻子信息四处发布,委托在外地的老乡留意消息。只要有一点信息,他们不论多远,都会前去寻找,最远去过北京。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每每回到出租屋,睹物思人,更添伤感。两年奔波无果后,夫妇俩离开宜昌回到老家。但是,对波波的思念并未因此减轻。
次子长大后,也开始在网上寻找哥哥,他曾向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求助,遗憾的是也未获有效线索。
2014年,为方便找儿子,刘祚平和丈夫将家搬到县城里,特意到云阳公安机关,提供了自己的DNA和电话号码。对于找到儿子,他们仍怀着一丝希望。
两省警方接力寻亲
今年年初,广东警方在采集流动人口信息数据时,发现23岁的小风,与20年前在宜昌失踪的波波DNA信息一致。
随即,这个消息被通报给湖北省公安厅,并被转到宜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民警辗转查询到当初报案人刘祚平夫妇的联系电话。为帮夫妇俩节省时间,双方约定在重庆和湖北交界的利川见面,重新采集刘祚平夫妇的DNA信息。8月中旬,比对鉴定结果出来,小风就是刘祚平夫妇的亲生儿子波波。
为调查清楚当年的拐卖案,8月26日,伍家岗区万寿桥派出所民警飞赴广东汕头,连夜找到小风的养父母。
据养父回忆,1998年,堂兄领来了3岁的小风,只说这孩子是帮他们领养的,并未说孩子从哪里来。这些年来,他们将小风视如己出。成年后,小风跟随亲戚到广州打工。5年前,堂兄去世,小风的被拐之谜也被尘封。
阔别20年终于母子相逢
接到宜昌民警的电话,刘祚平喜出望外,当即赶往宜昌。9月14日,在派出所,刘祚平边向记者讲述往事,边翻看手机里两张儿子的旧照,一张是母子合影,一张是儿子一岁时的单人照。
“喂!你好……”当天下午4时,在民警帮助下,刘祚平拨通了儿子小风的电话,电话铃响过数声,快要断线时,那边终于接通。20年的日思夜念,化作这声“你好”,刘祚平的眼泪险些夺眶而出。她和儿子约定,次日在广州见面。
抵达广州,与亲骨肉久别重逢,刘祚平说,自己既惊喜、感动,又失落。“惊喜的是孩子终于找到了,感动的是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但看到孩子这么大了,想到这么多年没有陪伴他成长,感觉有深深的亏欠。”
当晚,刘祚平向小风回忆他3岁时,和父母一起在宜昌十三码头卖菜的场景。小风尽管已经不记得了,但听得入神,时不时微笑。小风说,将来会多回重庆,看望照顾亲生父母,一点一点地填补一家人的感情空白。
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吴佳萱 王晶晶
原链接:http://news.cnhubei.com/xw/sh/201809/t4165101.shtml
实习编辑:向静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