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8时,70集古装宫斗大戏《延禧攻略》将正式上线大结局,又一版的“戏说乾隆”到此结束。
不管你对电视圈话题人物于正有何意见,收视数据和网友反馈都已确认:由他出品的《延禧攻略》就是今夏国产剧的头号爆款。没看过该剧的人,很可能会在社交平台上感到茫然,“尔晴今天领盒饭了吗”“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少爷这样不得体”等剧中的梗,被网友频繁拿来编段子,频上热搜。
于正是怎么冷不丁靠口碑翻身的?被拍了八百遍的乾隆家事怎么又火了?《演戏攻略》的上位攻略到底是什么?三个“反”字,解答一切。
反于正
比北欧还冷淡的画风
由于涉嫌抄袭的原罪和艺术创作上的审美问题,于正一直是华语电视圈里极具争议性的制作人,部分网友对他的憎恶已经到了“不管他拍什么,先骂了再说”的程度。但《延禧攻略》忽然让于正翻了身。
该剧开播首日,大家最惊讶的莫过于,于正最爱的五彩缤纷“阿宝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比北欧还冷淡的画风,审美莫名变高级。而剧中所有嫔妃的造型也都极尽精美,“一耳三钳”耳饰、“小两把头”发型、“点绛唇”妆容等细节也提升了剧集的视觉质感,制作精良程度有目共睹。
最为网友津津乐道的是,该剧对昆曲、缂丝、绒花、打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做了详尽展现,剧中不少戏服和道具都是由非遗传人亲手制作,在细节上尽量靠拢历史,让观众看到了一部“反于正”的清宫剧。
虽然于正此前也出品过不少高人气剧集,但《延禧攻略》的收视数据和讨论热度远超他此前所有作品,网络总播放量也突破120亿,是今年总播放量最高的网剧。
反套路
后宫职场不要受气包
《延禧攻略》播出一段时间后,曾被一些历史剧爱好者吐槽,“这样不懂规矩的女主角,在《甄嬛传》里活不到第二集。”
这个女主角是怎么不懂规矩的呢?一个紫禁城里最低级别的宫女,敢在皇上面前撒谎不眨眼,在太妃面前激昂陈词讨公道,一句话把后宫宠妃气个半死……这样不懂礼数、毫无分寸的小宫女,在其他后宫大戏里肯定早早就“领盒饭”了,但在《延禧攻略》里,她一路打怪升级,杀伐果断,每周都要“搞死”一个仇家,还能安然度过所有危机,成功入住“后宫金字塔”的塔尖里。
这种不讲道理的“反套路”,反而牢牢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心,让大家看得十分“激爽”,该剧也被喻为“现代职场胡来指南”。
网友“一只鱼”的评论或许代表了一部分观众的心声,“现在生活工作压力这么大,就是喜欢看这种毫无逻辑可言、完全不按套路走的玛丽苏爽剧。最烦那种受气包女主角,受了委屈也不说、被人欺负就忍着,那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吗?看着就心烦。”
有剧评人认为,《延禧攻略》能火速成为爆款,与其剧情设计“低龄化”,主攻青年群体不无关系,“正剧或许更符合历史,但戏说靠的是节奏和情绪,现在看来,于正很会调动年轻观众的情绪。”
反传统
佛系CP任君挑选
炒CP(配对),是所有剧集都会使用的宣传手段,借助剧中热门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观演互动。但《延禧攻略》厉害了,它炒的不是一对CP,而是排列组合CP。
乾隆和令妃,乾隆和皇后,皇后与令妃,令妃和皇后弟弟,令妃和丫鬟,令妃和太监,纯妃和皇后,纯妃和尔晴……这里的CP,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拉不到,支持不同组合的网友也在网上进行激烈辩论,入戏之深、爱戏之切,正中于正下怀。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中的反派尔晴由于人设太吸睛,行为太极端,一度成为今夏“狼外婆”式的人物。“七夕快乐,尔晴除外””“喜欢尔晴的人不配做我男朋友”等热搜话题次第出现,助攻该剧热度持续整个8月。而业内人士也注意到,这些网络狂欢大多出现在抖音等年轻化社交平台上,也佐证了该剧在年轻观众群体中的强力渗透。
来源:楚天都市报 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uMa2qdm100
责任编辑:文梦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