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川市南坪乡大田村有一个“铁娃公社”,创办人是90后的田欢。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田欢祖上三代都是铁匠。“家中老人从小就跟我说,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就不用再辛苦打铁了。”
作为家族第一位大学生,田欢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但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一组精美实用的日本铁锅,标价数千元,非常震惊。“原来不起眼的铁匠活,竟可以做出这样的好东西。”2016年,田欢辞职返回利川老家。“我要发扬祖传打铁工艺,打出中国好铁锅。”
手工制造铁锅并不容易,花半年时间找到十多位老铁匠,“铁娃公社”开张。可老铁匠们随意惯了,做出的铁锅开口误差经常超出1.5厘米。虽然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田欢却将这些不合格的铁锅敲碎重做。
“为打出一口好锅,拜访多家制锅厂商,与十多位老铁匠反复实验,经历几百次失败。”每口铁锅,需要选铁、取样、开板、烧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几道工序,捶打2万多次。
锅打出来了,往哪儿卖呢?田欢背着铁锅,到一家家商店推销,却被人赶了出来,“什么年代了,还卖这种锅?”他背着铁锅,到处参加展会。他注册微博,添加100多个微信群,每天更新自己的铁器铁艺。
借着网络传播,“铁娃公社”慢慢火了,产品不仅卖进大城市,还收到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订单。连我国驻蒙古大使馆也慕名订制。到现在,2018年订单已突破万口,价格从800元一口到2000多元一口,是普通铁锅价格的10倍。
在多位文创大咖的帮助下,“铁娃公社”生产出铁釜、鼎罐、花器、茶具等铁器,既能满足功能性需求,又极具审美价值,受到高端消费者欢迎。
田欢说:“去年累死累活,只打了1000多口锅,销售收入200万元。如果一批志同道合的爱好者投身其间,做大规模,帮助乡亲找到一条脱贫道路,何乐而不为?”
目前,利川市正结合旅游,筹建民间技艺特色小镇,为像田欢这样的返乡青年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
来源:湖北日报
http://news.cnhubei.com/xw/hb/es/201808/t4145650_1.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