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121”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2017-04-10 11:45  

近日,在宣恩李家河镇恩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产业基地里,十多名留守老人、妇女正忙着翻整土地、培肥地力,为辣椒种植作准备。“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固定有一笔租金,我们全家又在基地里做工,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我们能领好几千呢。”正在基地里做工的村民周运洪高兴地和记者说道。

据悉,恩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在李家河镇金陵寨村流转了1416亩土地,通过发展畜牧业、果树套种蔬菜、乡村观光旅游等循环农业,种植大头菜、白柚、马铃薯等农作物,吸纳周边贫困户100余人前来务工,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目前,我们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深挖,通过添加羊粪、牛粪、石灰等对土地进行改良,同时通过果树套种蔬菜等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贫困户一年四季都有工做。既拓宽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又确保了他们持续增收。”该公司负责人蔡丽江告诉记者。

近年来,宣恩县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进“121”(即1个帮扶企业联合2个社带动1个产业)产业扶贫模式,吸引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与贫困村、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同时,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和贫困村脱贫需求、贫困户致富愿望,支持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此外,还鼓励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并通过强化市场主体带动,充分拓展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着力构造“抱团式”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通过企业的带动,将产业扶贫作为保障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关键来抓,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确保了贫困群众短期收益有保障、中长期收益有增加,贫困群众快致富、真脱贫、不返贫有了可靠保障。”该村党支部书记陆思军说。

截至目前,宣恩县共有56家企业、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8个扶贫互助社参与结对帮扶,通过发展茶叶、白柚、蔬菜、药材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基本形成产业大扶贫格局

来源:中国宣恩网  记者 赵春林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