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发展,关键在党。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2月23日召开的恩施州党建工作会议上,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明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全州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精准脱贫、全面小康、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3月10日,恩施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一批市直单位,到白杨坪镇熊家岩村开展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送法律等惠民活动,正式启动2017“远教科技促春耕”惠民月活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源保障。同时,恩施州其他县市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远教科技促春耕”惠民月活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定要沉下身、静下心,根据驻村实际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民意、兴办实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5年6月9日,来凤县三胡乡金龙村“第一书记”、县委宣传部干部向春平表示。当天,该县61名“第一书记”全部进村到岗,任期两年。
全州各县市纷纷向贫困村派出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优秀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
派出“第一书记”,从根本上解决薄弱村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薄弱基层组织建设,确保薄弱村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推进“精准扶贫·竞进小康”目标责任制有效落实。
如今,“第一书记”所驻贫困村面貌一新。
全州各部门、单位向重点贫困村派出由党员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成为一支扶贫劲旅,在全州2.4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精准扶贫之战。
初春时节的鹤峰县,7000名党员干部深入精准扶贫一线,到处一派繁忙。“精准扶贫,不落一人”,鹤峰全民动员、层层推进。各乡镇按大决战思路,倒排时间表、列出责任清单,科学制定“战区图”,从县到乡镇、村,层层签订“军令状”。
现在的恩施州,无论是在易地扶贫搬迁一线、产业培育基地,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从机关到基层,从城镇到乡村,从单位负责人到基层党员干部,以高度责任感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热潮中。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全面从严治党,一路步伐铿锵。
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驰而不息反“四风”,从落实“两个责任”到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派驻纪检组到惩治微腐败,从践行“三严三实”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项项实招硬招,雷霆万钧、激浊扬清、正气升腾。
如果说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是一次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实现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近民方能亲民,亲民才能为民。州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基于实际,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州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据统计,全州共有3万多名机关党员回农村,联系带动10万多名农村党员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准则》《条例》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州委坚持把学习《准则》《条例》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根基”来抓。目前,全州累计培训党员干部5万余人次。
继开展“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培训后,恩施州开创性地举办“两学一做”领导干部法纪知识专题培训。州委主要领导带头授课,培训副县级以上党员干部1200余人、副科级以上干部7200余人。
1月3日下午,州委组织部开展2017年首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州委组织部机关带头落实“支部主题党日”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现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已在全州开展,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铁笼”,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恩施州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抓小抓早、高位推进、整体联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州委出台落实主体责任工作要点,印发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领导干部向州委请示报告事项清单》,完善了《中共恩施州委工作规则》和“两个责任”联席会议、重大事项报备等制度,严格实行“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这是州委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坚决态度。
州委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强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党委落实主责“不松手”、纪委查案办案“不缩手”、各级领导履职尽责“不甩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切实推行派驻监督,实现全覆盖,设立22个派驻纪检组,对56家州直正县级行政单位和12家州委、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进行监督。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腐败零容忍。
根据省委第一巡视组及省委第三巡视组的巡视反馈意见,州委专题研究,下发整改方案,明确措施、责任领导和牵头单位,逐一“销号”。其中,省委第一巡视组移交问题线索56件全部办结。
恩施州从“一纸公文”抓起,提升机关效能;从“一组数据”抓起,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从“一次打盹”抓起,严厉整饬会风会纪;从“一次停车”抓起,解决公车私用问题;从“一次承诺”抓起,强化全员落实意识……
为深挖问题线索,公布电话、网络、微信、手机短信、信件等“五位一体”信访举报方式。
全州信访举报大幅下降,说明腐败存量在减少,同时,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不敢腐”,正在一天天形成。
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已经到来,必将更好地凝聚起全州绿色崛起的更大信心,赢得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的“醉美恩施”。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彭信琼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