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文化中心(黄雪飞 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来凤切实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全区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开展民生计划,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创造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在基本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社会医疗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频出实招,狠抓落实,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教育事业基础夯实
这五年,累计投入16亿元改善城乡办学条件,龙凤科教园稳步推进,建成来凤一中新校区、高平国际实验学校(一期)、思源实验学校,实现来凤一中、思源实验学校与华师大实现联合办学;完成教育布局调整,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前教育健康发展,2015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4.2.%;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三年巩固率达到93.5%,全县主要劳动力人口接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9年;来凤一中、来凤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别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职业技术学校;全县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6%;民办教育初见成效,公办教育资源得到有益补充。
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执教能力有效提升。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等机遇,分批次选送教师参加国家、省、州级培训学习,进一步丰富教学经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县内向内挖潜,自身“造血”,通过开展县、乡、学校等不同层级的优质课竞赛等教研活动,组织专题培训、跟岗学习、校本培训,采用跟岗学习、师徒结对、“一帮一”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年、能力素质提升、教育形象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活动,完善县、乡、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监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执教能力。
初冬,笔者在绿水小学看到,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墙上的校训、教风、学风、名人名言等格外醒目。校园里,孩子们的读书声伴着徐徐微风拂过耳畔;操场上,孩子们尽情的奔跑……眼前的情形,无不让人感受到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卫生保障提档升级
腹腔镜手术(郑彩萍 摄)
这五年,州中心医院对县中心医院实现全面托管,成立龙凤医疗中心(县中心医院),县疾控中心综合楼及8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等项目投入使用;建成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参合率、医保参保率均在99%以上。
2014年被省爱卫会命名为湖北省卫生县城,2015年被省卫计委表彰为全省基层卫生工作先进县,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先进县,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先进县。
翔凤镇土堡卫生室位于土堡小区内,走进卫生室,医生正在给患者看病,护士有条不紊的为病人打针。“这里的医务人员服务热情周到,药品价格也不贵,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生病了来卫生室开点药、打打针真的是很方便。”正在买药的居民田金凤对笔者说。
砥砺五年,来凤建成了以县中心医院等县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以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络,以民营医院、其他诊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健全完善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文化事业风生水起
这五年,是来凤县文体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和重要成果的五年,扎实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6年6月,来凤成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是全州唯一成功创建县市。
仙佛寺农家春晚(唐俊 摄)
五年来,投资7.5亿元的龙凤民族文化中心、龙凤全民健身中心历时两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送戏下乡演出达700余场次;全县图书馆、文化馆及八乡镇文化中心累计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达24000余小时,免费开展各类文化艺术辅导达1500余课时,举办培训讲座50余次,参与培训15000余人次;举办各类展览90次,开展大型文化活动150多次。完成了196个村和社区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为156个村和社区配置了多种文体活动设备和器材;2014年10月我县高标准、高水平成功举办“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第二届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赴来凤慰问演出活动圆满精彩。
老运会门球(唐俊 摄)
“白天带带孙娃,儿子媳妇下班回来吃饭了,我就去文化中心广场跳摆手舞。”翔凤镇居民刘桂芝说。刘桂芝的腰不好,文化中心广场修好以后,自己便经常和老姐妹们来跳广场舞。“这几年来凤越修越漂亮,外地来的朋友时常夸来凤漂亮,我特别骄傲自己是来凤人。”
社会保障普惠民生
这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480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21000人;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0.88万人、综合参保率达99.82%;建成84个农村幸福院、4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住房保障不断提升,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091套,改造农村危房10222户。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持续扩大就业规模,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创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
“孩子要开始读书了,留在家里好照顾孩子,而且现在在来凤像这样的招聘会每年都会开,还有不少岗位适合我呢!”在2016年年初举办的来凤县就业“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家住翔凤镇黄茅坪村的张先生投递了好几份简历。
来源:来凤新闻网 记者 周小灵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