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恩施州审计局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将保障民生、维护民利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先后组织开展了扶贫资金审计、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等,通过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督促审计整改落实,促进了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地落实。
一、抓好“五个结合”,确保审计质量。为确保审深、审透、审准,该局实行“五个结合”深化项目审计工作。一是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注重拓展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内容,重点关注民生资金是否纳入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及资金使用绩效。二是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加强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民生专项资金等问题的查出力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三是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四是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与投资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的立项、审批、预算、招标,建设中的施工、监理、采购、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民生项目落地惠民。五是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调查掌握民生资金来源、使用流向和管理情况,加大对有疑义事项的现场核查取证,促进资金规范高效运行。
二、聚焦“数据精准”,创新审计方式。针对民生资金范围广、来源多、数据量大的特点,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模式,通过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机器学习目标样本技术,破解了网络数据采集难、数据质量不高、精确查找难等问题,提高了民生专项资金审计质量。一是加强指导协调。成立数据报送工作专班,加强与州直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及时指导县市审计局做好本级其他数据的采集工作,为数据报送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校验。二是强化硬件保障。针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的数据关联分析受硬件制约较大的情况,该局采购了专业移动工作站和大容量移动硬盘,有效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三是组建专家智囊团。以与南京审计大学共建国家审计大数据研究中心恩施州科研教育实践基地为契机,争取该中心3名博士参与到审计实务,通过“以审带训实务操作”的方式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四是建立交流平台。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审计项目群,在确保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各审计组共同研讨数字化分析的方法和经验,及时解决审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三、强化审计整改,提升监督成效。一是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审计整改检查办法(试行)》,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督促程序,从制度上规范审计整改工作,全年共向11个单位下达《督促审计整改通知》12份;建立整改台账,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在检查整改落实情况时实行“对账销号”。二是强化过程监管。在审计过程中,及时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和指导,做到“边审边改”;在出具审计报告后,做好跟踪督办,确保“立审立改”;年底组织集中检查,对屡审屡犯的报送州政府进行督查,做到“彻查彻改”。三是提升监督合力。利用审计专报等形式积极主动向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审计整改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和政府督查支持;加大向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整改的报告力度,通过人大专题询问等方式促进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的高效结合,切实发挥人大监督促进审计整改落实的作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力量整合、资源成果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审计整改落实。
来源:恩施州审计局
责任编辑:州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