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华芝)6月15日,是巴东县第十二个信息赶集的日子,绿葱坡集镇上外地商贾、本地小贩云集,周边群众峰拥而至,车流声、人语声、喇叭声,合奏成一曲欢快热闹的赶集之歌。在集镇中心,一场法治宣传活动格外引人注目:法治宣传展板吸引不少群众驻足围观,咨询台前挤满了咨询的群众,工作人员忙着发放法制宣传资料……来自县林业、农业、卫计、司法局等20余家单位和部门利用每月赶集日组织开展“法律赶集”宣传活动,成为信息赶集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活动现场,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人员们,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法律知识和现场法律知识问答抽奖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大力宣传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婚姻纠纷、工伤赔偿、法律援助、防盗防骗、农资产品等法律法规知识,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据统计,本次宣传活动共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摆放宣传展板20余块,解答各类法律咨询500余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今年以来,全县利用1月1日、2月2日等依次类推日子,每月在1个乡镇开展一次农村信息赶集“法治宣传”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6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5万余份,接待咨询群众5000多人,受教育群众近10万人次。“法律赶集”作为巴东普法工作的一项全新举措,能迅速被群众所接受,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一是宣传覆盖面广。农村赶集时,人员密集,既有男女,也有老少;既有商贩,也有周边村组群众,人员涵括社会各个层面,受教育群众比较多,社会影响比较大,效果比较好。二是有利于方便群众。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距集镇有远有近,平时遇到法律难题、矛盾纠纷上一趟乡镇政府、县直部门并不容易,有时可能还出现扑空的情况。全县利用信息赶集安排专人接待咨询,认真为其解疑释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法律赶集”的做法,受到了基层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们纷纷说:“这种法律宣传形式就是好,既不耽误农活,又学到了法律知识。”
据悉,全县将结合社情民意,提出“精准普法”创新思路,推行“菜单式”普法模式,将陆续采取法治宣传赶集、“以案释法”村村行、法律六进、普法依法治理、法律维权、法治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普及到最基层,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