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果农的种植经

2016-07-11 11:15  

(图片源自网络)

7月10日,笔者来到李家河镇波洛河村的黄昌桂的果园,只见白柚树上挂满已套袋的果实,李子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圆的李子,树下散养的土鸡正悠闲地觅食。78岁的黄昌桂和老伴一边采摘李子,一边笑着说:“这是今年最后一批李子了,今年光李子一项就收入2000多元。”

同行的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张应宏介绍说,别看两位老人年龄加起来超过了150岁,可夫妇俩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果树种植能手,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波洛河村是贡水白柚的原产地,那株有名的白柚母树就在黄昌桂家旁边。土地承包到户以来,黄昌桂就没有像其他村民一样种植传统农作物,而是在田地里都栽上了果树。“当时别人都笑我 ‘二百五’,不种粮食吃什么?但是我始终觉得种粮食没有什么效益,种果树,虽然三五年才结果,但只要舍得下力气,肯定有一个好的收获。” 黄昌桂回忆说。

“种单一的果树还是有风险,所以我除了种白柚,还种了桃子、李子、梨子等十几个品种,目的是让果子的成熟期错开,便于销售。”黄昌桂说,除了种植果树,他还在林下养殖土鸡,实行立体种养,面积从最初的不足5亩扩大到20多亩。 “五月卖枇杷,六月卖桃,七月卖李子,八月卖梨,九、十月卖白柚,到了冬季卖土鸡。”

更让黄昌桂感到骄傲的是,由于管理有方,从他园里产出的果子品质都非常好,因而他从来都不需要为水果的销路发愁。“水果还未成熟,来凤、龙山做生意的就会主动上门找我收购。剩下的一些我就挑到街上去卖,基本都是一上街就被买光了。一年下来,少说都有个10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踏实得很。”黄昌桂满脸笑容地说。

为了改良土壤,增加肥力,黄昌桂经常深翻松土,并到附近的养殖场购买猪粪、鸡粪等;为了买到纯正的好果树苗,他总是先到苗圃基地考察母树结果情况两次以上;为了管护好果园,黄昌桂更是一心扑在果树上,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凡是听说哪里的优良品种,我总是想方设法弄来。有一次,一个湖南人给了我两个梨子,个大、味道也好,我就跟他走了几十里山路,剪下枝条嫁接到我的梨树上。”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黄昌桂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越发成熟,成为当地远近皆知的果树种植能手。为此,附近很多种植户和有意发展果树种植的乡亲,经常慕名到黄昌桂的果园里取经学习。他总是热情接待,并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盘托出,将自己培育的优良品种供手相送。

“既然是科技示范户,就要起示范和带头作用。再说大家既然来,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让人家满意。”黄昌桂说。

来源:咸丰新闻网 通讯员:徐兰珍 杨兴梅

(责任编辑 朱晓涵)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