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登记车辆信息、签订“四方一责”责任书
劝导员上路检查过往车辆信息
原标题:恩施市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
随着农村车辆的大幅增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农用车载人、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酒驾等农村常见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不时发生。
劝导员定点或流动对超员、超载、无证无照驾驶等农村常见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制止,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劝导村民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同时,恩施市采取劝导员摸清信息底数、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摩托车考试进乡镇等措施,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A 人车信息统一台账管理
“截至目前,我们乡有机动车驾驶员5626人,各类机动车6253辆。”4日,恩施市公安局三岔派出所所长彭剑不用翻阅记录便直接说出了该乡机动车驾驶员及机动车保有量信息。他说,驾驶员及机动车保有量信息的收集离不开该乡各村的劝导员。
“劝导员采取台账化管理,将驾驶员、机动车信息有效对应,是摸清全乡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最重要措施。”该乡交安办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三岔乡将各村各组的驾驶员信息、机动车信息进行了重新摸底梳理并一一登入台账。同时,三岔乡与全乡10000余户村民签订了“四方一责”责任书。在签订责任书时,家中有机动车的农户,采取与机动车车主签订责任书,有车的农户不违章驾驶;没有机动车的农户则与户主签订责任书,乘车时不乘坐“三无”车辆。这样便保证了家家户户都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三岔乡充分发挥劝导员的关口作用,加强对农村摩托车、三轮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不戴头盔、非法加装太阳伞、穿拖鞋等轻微交通违法及驾驶陋习进行劝导和制止,并对驾驶员信息、车辆信息一一进行登记,遇到无证、无牌及有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向当事人下发催办通知书,坚决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出村,把好车辆出村安全关。
同时,继续巩固传统宣传阵地,并借农村村委会的公告栏、公告墙,通过粘贴交通安全知识、典型交通事故警示图、悬挂安全宣传标语、设置警示标牌,强化农村地区传统渠道的宣传效果。劝导员利用“情况熟”、“人情熟”的有利条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增进与农村群众的交流,用接地气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
B 劝导员上路管控减少违法行为
一天,家住三岔乡叶家台的杨某驾驶摩托车进城赶集,刚到村口时,便被劝导员杨佩凡拦了下来。原来,杨某虽然证照齐全,但未戴头盔。“我现在就回去取,下次一定记得。”一番劝解,杨某返回家中。
在三岔乡,每天上学、放学时段,穿着统一反光背心、头戴帽子的乡村交通劝导员就会在学校周边的主要道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指引或带领学生过马路。同时,身着同样服饰的交通协管员在主要街道上路巡逻,维护辖区内道路交通秩序;在一些乡村道路的岔路口,劝导员在给过往的村民、司机发放宣传册,填写车辆、驾驶员信息台账,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劝导员在路上对发现骑摩托车未戴头盔的驾驶员进行耐心的劝导,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有劝导员向记者表示,发现有拖拉机违法载人、车辆超员、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车等现象也要进行劝导。“如果乡村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我们也要第一时间到场,维持秩序,等待交警到来。”过往的村民告诉记者,推行劝导员上路“执勤”,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是一次普法教育,同时也提高了司机朋友的安全意识。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人说,劝导员不仅在日常的道路秩序维持中发挥着作用,在重要节假日、赴集日、民俗活动日,或遭遇恶劣天气时也需要上路。
“我们平时的一句劝导,就会让村民提高安全意识,时刻绷着安全这根弦。”劝导员张永春说,劝导员都是各村的村干部,就是靠着口口相传劝导周围熟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张永春说,刚开始开展劝导工作时,还有的村民不配合,现在乡里的驾驶员都会主动配合劝导员的工作。这不仅仅是态度的转变,更多的是素质的提升。
C 摩托车驾考进乡镇
摩托车驾考进乡镇,赢得村民一片叫好声。一直以来,由于乡镇缺乏摩托车驾驶考点考场,驾考培训难、进城考证成本高是农村群众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自己乡镇就可以进行摩托车驾驶考试太方便了,也省了一笔开销!”来参加考试的新塘乡村民马先生说。10月27日,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将摩托车下乡考试的便民服务下移到新塘乡,当天43名学员参与了在此举行的便民考试。
这是交警大队在乡镇开设的第5个考点,接下来经交警大队验收合格的屯堡、沙地、芭蕉三地的考点也将陆续投入使用。届时,村民可就近在本地驾校代办点报名,名额达到一定标准后,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将到考点集中组织考试。
将摩托车下乡考试的服务下移到农村在为群众办理、申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摩托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及持证率。
据了解,恩施市在农村道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路巡中队对道路的安全巡查、排查道路安全隐患在整个工作中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 谭发馨 通讯员 饶浇娟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