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意外变更立场 货币政策调整为中性

2016-11-07 08:32  

计划赶不上变化。8月才刚刚重回降息“俱乐部”的英国央行,却在11月议息会议意外将货币政策立场后退一大步。11月3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投票决定维持基准利率0.25%和资产购买规模4350亿英镑不变。但在随后的利率声明和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的表态中,英国央行不仅完全摒弃了8月时激进货币宽松的立场,更表示年内可能再降息一次的指引已经“过期”,未来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紧缩或宽松中的任一方向。此番突然“转身”令市场措手不及,利率决议公布后,英镑对美元汇率随即大涨1.4%至1.2476。

在6月底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引发市场“黑天鹅”之后,英国央行在经过静默的7月后,迅速在8月推出超级货币宽松“大礼包”:除了将基准利率削减25个基点至0.25%之外,还增加购买600亿英镑英国国债,将购债计划扩大至4350亿英镑。除此之外,当天英国央行对2017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的调降幅度更是高达20年来之最;卡尼不仅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还将降息,更是重复了其同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Whatever(无论如何)”的句型,表示将不惜一切力促经济增长。英国央行还表示,大部分委员预计年底前降息至接近零,并将在未来6个月加大购债规模。

但在短短3个月之后,英国央行的“口风”却大为转变。“英镑疲软令通胀上涨速度超预期。”英国央行11月3日表示,这已经对平衡经济需求产生了“不利影响”。委员们还表示,预计未来一年英国脱欧事宜,给英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不会像之前预计的那样严重。8月份降息主要是用以应对脱欧公投风险,预计当天英镑贬值对通胀的影响是临时性的,完全通过加息来抵消其影响将使得成本过于高昂,但之前年内可能再度降息的指引已经“到期了”。英国央行还表示,对于经济前景的变化,货币政策可能向紧缩或宽松任一方向作出回应。

同时,与8月大幅下调经济增长预期不同,11月3日,英国央行对今明两年的英国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都有所上调。具体而言,英国央行预计,2016年和2017年英国GDP增长将达到2.2%和1.4%,8月份这两项的预测值增长为2.0%和0.8%。同时,英国央行预测还显示,通胀率未来一年内将达到2.72%,通胀率未来两年内将达到2.70%,通胀率未来三年内将达到2.49%,这三项数值预测均高于8月份时的预测值。不过,对于有关“何种程度的通胀数值会被认定为通胀风险过高”的提问,当天卡尼拒绝回答。

客观而言,从过去几年货币政策来看,英国本次货币政策立场回调虽令人感到意外,但也算是情理之中。英国央行早先一直是与美联储并肩的全球加息阵营中的“后备军”,由于英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较好,在2014年和2015年间,市场还曾一度传出英国央行或将早于美联储加息的猜测。但即便如此,在去年年底美联储率先开启近10年来首次加息之后,英国央行的加息却仍旧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大爆冷门之后,迫于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性风险大幅拉升,英国这个原本处在加息阵营中的“后备军”才义无反顾地投入降息阵营。

与此同时,自英国脱欧公投以来,英镑大幅贬值,这已经引发多方关注和担忧。而8月以来英国央行以及卡尼力撑货币宽松表态,让市场对英国央行加码货币刺激的预期居高不下,这反而更进一步加大了英镑下行压力。卡尼近来频频对英镑贬值表态。他认为,英镑近几周的贬值“相当明显”,央行无法忽略英镑下跌对通胀的影响。他还表示,11月英国央行的议息会议“毫无疑问”将会把英镑的疲势纳入考量范畴。

不过,在11月3日被问及如果英镑加速下滑,英国央行是否会出手干预汇市的问题时,卡尼并没有直接排除这种可能。资料显示,自从1992年以来,英国央行一直没有干预汇市用以支持英镑。“汇率并不是我们的政策目标,通胀才是。”他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汇率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汇率波动的原因以及在其它因素作用下将如何影响经济和通胀。”

经济学家表示,11月英国央行政策立场的变更,表明相比之前,英国央行未来降息几率大幅下滑,但这并非意味着英国央行会立即转入加息的“轨道”,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只是更趋中立。在英国脱欧不确定性风险仍存之下,保持中立的立场将有助于英国更灵活地应对经济和通胀数据的变化。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严继先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