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换新颜

2016-07-07 16:24  

背街小巷换新颜

——舞阳大街“两员一长”居民自治管理扫描

“现在这个公共厕所修得几漂亮,搞得几干净,这“六城同创”搞得几多好。”州城舞阳大街一巷居民张女士看到记者采访小巷,高兴地说。

厕所干净卫生、漂亮,在小巷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前是一个旱厕,下雨遍地是粪水,沿着小巷流得满地都是,臭气熏天”。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结合实际,探索出“两员一长”的居民自治管理机制,决定对背街小巷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其中包括旱厕改水厕。

“两员一长”即网格员、保洁员、路段长。保洁员负责打扫卫生;路段长由居民义务担任,负责信息反馈;网格员主要是负责对卫生环境的检查、监督和劝导,由专人担任,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起着引领作用。

“周边居民都不同意改,太难了”说起当初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情形,舞阳坝街道办事处舞阳大街社区一巷小区的网格员白恩全直摇头。

原来,厕所四周都是房屋,排污沟无论从那个方向走,都要经过居民的屋底,居民意见很大,工作比想象还难。

院子会、家家户户拜访,都是一碰鼻子灰,当时很多人劝白恩全将厕所废弃算了。

“很多租户没厕所,边上又是一个应急通道,学生、居民都从这经过,人流量大,不能废。”

白恩全他们先后拿出了四套施工方案,苦口婆心地给周边居民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一麻姓居民的支持。排污沟从他家房子地下穿过,厕所得以顺利改造。

“社区给大家做好事,我肯定要支持。”居民麻先生。

社区对小巷所有的路面、排水沟、墙面进行了整修和粉刷。

相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变居民多年来积弊的生活陋习,则更难。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道路靠雨刷。”这句顺口溜是以前人们对舞阳大街一巷的真实印象和写照。

距公共厕所不到50米的一个路段,坡陡弯急,一堵长约十余米、红白相间的围档墙,成了“安全栏”。

“这是新疆同胞吾斯曼自己花了千把块,自发修的。”白恩全说。

在一巷小区里面居住着二十多名新疆居民,他们在州城售卖新疆烤馕和羊肉串。以前他们收工后七、八辆烧烤车都摆在巷子里的过道上,不到三米宽的道路被占了大半。

“以前垃圾就放在车边上,还在这里杀羊子,血腥味太难闻了。”

为了让新疆同胞加入到“六城”同创中,社区工作人员像对待亲人一样,经常到他们家里拉家常,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对待本地居民一样,把带头 人吾斯曼的名字写在门前五包的责任牌上,一起参与小区的评比打分,渐渐地新疆同胞开始注重周边的环境卫生,把烧烤车摆到了院子里,羊子在宣恩县租了一个场 所定点宰杀。

“现在这个地方干净了,再没有什么难闻的味道了。”

吾斯曼他们的改变,对巷子里的居民影响非常大。居民、租住户都主动参与到“六城”同创中,舞阳大街一巷面貌发生根本转变。

舞阳大街社区一巷以州政府为中心的主街道和背街小巷,小区内有事业单位12家,商铺近一百家,居住户1000多户。

“现在哪里不干净,哪里有问题,我们就直接给网格员、保洁员、路段长打电话,他们一哈就来了”居民刘先生说道。

沿着小巷,墙上整齐划一的“六城”同创宣传标语、文化墙以及“门前五包”评比栏,显得格外警醒。

我们看到,舞阳大街一巷通过施行“两员一长”居民自治管理,背街小巷卫生有人打扫,情况有人盯,问题有人处理。

巷子干净、整洁、靓丽了,居民脸上满是笑容。

来源:中国硒都网 见习记者 田仁超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