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记者 秦仪)巴东县野三关镇石牛垭村,过去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一直是个贫困村。2015年,由恩施州人社局、州编办、州接待处、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四家州直单位组成的精准扶贫工作组进村以后,近两年的时间,让该村摘掉了穷帽子。
石牛垭村地处野三关镇东南方向,距集镇11公里,该村山大人稀,平均海拔1200米,可耕地面积少,人均仅1.1亩,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生活观念落后,全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左右,绝大部分群众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州直四家单位组成的扶贫工作组进村以后,首先就是在改善该村基础设上做文章。
州人社局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郑东生说,恩施州编办为主干道建设争取了100万资金,把主干道由原来的3米扩宽至6.5米,接着又协调交通部门把6.5米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州人社局协调交通部门,把全村12公里的组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投资100万,第三是通过扶贫专项资金,专门修建了12公里的产业区间道。
此外,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为该村修建了容量分别为300立方米和200立方米的两座饮水池,州接待处与州人社局为该村安装了近60盏太阳能路灯。
如果所基础设施是一个村的骨架,而产业就是一个村的血液。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后,扶贫工作组又开始在产业发展上谋篇布局。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最终确定在该村发展以生猪和山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及以银杏和蔬菜套种的方式为主,以核桃、魔芋、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为辅的种植业。目前该村发展的470亩辣椒获得大丰收,平均每亩收入在3500元以上;136头母猪已进入繁殖期,平均每头为农增收4000元以上;60多万株银杏大部分长势较好。
把基础设施搞好,把产业搞好,对石牛垭村来说还不够。该村集体经济长期为零的状态,也是制约该村百姓幸福感提升的一个因素。
恩施州人社局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郑东生说,我们四家单位实地考察,决定在村里建设一个50kw的光伏发电站。
据了解,该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48万元,其中的20万元为州领导驻点扶贫专项资金,另外28万元为四家单位共同筹集。由野三关镇相关部门进行招投标,选定公司施工建设,计划在11月底之前完成,目前工程正在有紧张地建设之中。据了解,工程完工之后,将每年为村里增加5到7万元的收入。
来源:直播恩施
(责任编辑 黄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