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恩施州委州政府再部署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7月2日,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对照省卫计委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技术评估考核组反馈的问题,对各县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出席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主持。
6月29日至30日,省卫计委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技术评估考核组对恩施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评估组肯定了恩施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农贸市场不达标、小餐饮环境卫生差等8个方面的问题,希望一个月内整改到位,7月底再次组织考核评估。
王海涛说,自“六城”同创开展以来,恩施市拿下了国家园林城市,通过了省级森林城市复查验收,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凝聚了大家的辛劳和汗水,州委、州政府对大家的努力与付出表示感谢。当前正是恩施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关键时期、危难之时,州直各单位要在困难之处伸援 手,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恩施市市民,支持、参与创建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离7月底再次考核评估仅二十多天了,怎么办?
王海涛强调,要按照对标准,找问题,划时间,标措施,定责任,明奖惩的“六步法”,全力以赴,做好整改工作。 州直各单位要全部参与进来,不仅要无条件服从恩施市的各项安排,更重要的要积极作为。只要大家用心用情用力,拿出党性、初心来,拿出奉献精神、科学的办法 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一定能通过省级考核评估。“六城”同创其他“五城”的创建要按照“六步法”的思路和方式对标聚焦,力争3年内全部创建成功。
刘芳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在全州形成齐抓共 管的强大合力。要以卫生城市创建为突破口,把“六城”同创持续推向深入,全面提升全州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旅宜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陈江龙,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涂元玲,副州长陈晓燕,州政协副主席郑开国出席。州卫计委,恩施市及六角亭街道办事处、环保局作大会发言。
- 恩施州加紧209国道龙颈坳段滑坡排险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6月29日,209国道来凤龙颈坳段左侧出现大型滑坡迹象。险情发生后,省委书记李鸿忠作出批示,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立即派出工作组,会同州、县做好防险抢修各项工作。
滑坡体位于翔凤镇小河坪村境内,裂缝长约60米,最宽达1米,体积约4万立方米。受滑坡体影响,209国道该路段路面裂缝长约85米,最宽达26厘米,总方量约13500立方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据来凤县公路管路局局长李兴国介绍:29号早上8点钟左右,公路部门接到养路工人的灾情报告,交通公路部门迅速启动抢险救灾四级响应,及时组织抢险 救灾队伍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采取了三条应急措施。一是迅速管控交通,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二是及时设立了警戒线,修建了隔离墙,设立了警示标牌;三是按相关程序把险情逐级上报。目前,我们正严密监控灾情变化,处置工作正按照省州专家组的意见逐一落实。
险情发生后,省、州工作组已迅速赶赴现场,来凤县第一时间启动了四级应急抢险预案,迅速撤离了危险区人员。州委书记王海涛、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 到现场查看险情,要求密切关注险情发展,加强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醒过往车辆及周边农户注意安全。同时通报湖南龙山县,共同做好该路段的应急抢险工作。
来凤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段维孝告诉记者:他们迅速请湖北地质二队专家到现场进行应急调查。配合公路部门对公路拉裂处进行应急处置,采取用黄泥封闭拉 裂口和用塑料膜覆盖以防雨水渗透加剧滑坡。 下一步,将根据专家的意见,指导和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并安排国土部门继续加强对滑坡体的监测。
目前,已对滑坡危险区实行了现场交通管控,设置了警界线、隔离带和安全监测观察点,地质专家正在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
社会
- 强降雨致恩施州城部分路段出现土质滑坡
近期,强降雨天气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让州城的部分路段出现了土质滑坡、泥沙淤积等现象。目前,恩施市环卫等部门正加紧增派人手,清除路面障碍物,并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
7月1号上午发生在209国道清江卡门路段的一处土质滑坡事故,道路一侧的山壁经连续几天的大雨冲刷后,发生土质松动,许多树木被连根拔下。 发生事故时,这颗树把整个路挡住了,现在工人清理出来了一条道路。由于该路段因为卡门抢险工程处于半封闭状态,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但看到还有积水和落石头掉落,也提醒周边居民注意安全。
由于连日来的强降雨,州城黄泥坝、火车站等路段也有大量泥沙沉积在道路上,污染面积近万平方米,目前恩施市环卫处已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部署,并于昨日上午开始了对路面污染的清理工作。
- 李菊英:身残心暖 用情帮扶受灾群众
她是个身患残疾的弱女子,但灾难来袭时,她像男子汉一样坚强勇敢,到不了灾区一线,她就腾出自己的房子,照顾受灾的村民。她是鹤峰县燕子镇茶店村村民李菊英。
今年56岁的李菊英是鹤峰县燕子镇茶店村六组人,也是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多年前被岩石砸中,导致身体残疾,每次出门,一般人只需1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却要走上1天。由于行走不便,她租下同村村民的空房子开起了小卖部。三年前,丈夫不幸离世,留下残疾的她和儿子相依为命。
6月19号开始,燕子镇全镇范围内下起了特大暴雨,因茶店村5组是州级地质滑坡监测点,当地的几户人家有滑坡危险而无法居住,急需迁出并紧急安置。李菊英听说后,主动提出愿空出1间房安置他们。 由于李菊英租住的房子不大,安排四户人家显得有些挤,但她拿出了自己所有的棉被,床不够就睡沙发,尽量把他们都安排好。 从这些受灾村民搬到她家开始,李菊英就为他们奔波着,帮他们做饭,帮他们烧水,安慰他们,事无巨细的为他们考虑,凡是她能做到的,她都不推辞。
受灾村民:我这么一看,她还是个残疾,这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从内心讲,她确实不简单。我们既不是她的亲戚也不是她什么人,这么关心我们从内心觉得对不住她。
受灾村民:我们搬上来以后,她给我们热洗脚水,给我们提供住宿,确确实实关心我们。我们一不是亲二不是邻,我们深表感谢。
- 系列报道:“愚公支书”王光国:既要修通村路 更要修“致富路”
店子坪至高坪青花全长11.7公里的断头路已经打通,村民的出行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王光国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的心里又开始琢磨起另一件事来。
450亩猕猴桃,精心培育三年,今年终于挂果。店子坪村的村民喜出望外,书记王光国却要求他们摘掉大量没完全成果的鲜果。阻力,可想而知。摘掉大量还未成熟的鲜果,村民们不能理解;而三年前,王光国发动全村百姓把玉米地、土豆田改种成猕猴桃的时候,大家意见更大。
为说服大家,王光国专门到县城买来猕猴桃让大家品尝,并跑上海,下广州打通销售渠道。还带头把自家8亩地调整出来,改种猕猴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村民的顾虑。
在王光国的带领下,店子坪村仅在2012年一年就发展了猕猴桃300亩。产业要做大,还得龙头带,2013年,村里又引进了上海的一家农庄公司, 在店子坪建起150亩连片猕猴桃基地。公司的进入,不仅带动了猕猴桃的标准化管理,也把原来卖不出价钱的土特产变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
猕猴桃等绿色产业崛起,托起老百姓的“致富梦”。三年时间,店子坪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360元提高到2014年的6446元。但王光国的脚步没有停歇,2013年,王光国拿着全村的特色民居规划,三番五次到县里跑政策、拉项目,启动“特色村寨”建设。2014年,村里建成了50户特色 民居,还有50户正在建设。土家风格吊脚楼,猕猴桃采摘,生态有机菜都将成为休闲旅游卖点。
2013年底,湖北省面向村干部招录少量公务员。王光国获得乡镇公务员录用资格,但他慎重考虑后,主动放弃了县城机关单位的工作,决定还是留在村里。
建始县店子坪村支部书记王光国:“很多事还没做好我们这个地方才刚刚起步要尽自己所能跟老百姓做做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我们就是要给老百姓搞好服务,所以我们这个信念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