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奶奶,您今天交售的四季豆是40斤,黄豆是130斤,总共是406元,您拿好。”“多亏了‘订单农业'啊,我老太婆今年种的黄豆和四季豆已经卖了近两千元了,家里的四季豆还能再卖好几百元了。”10月17日,在高罗镇马料坡村的村委会里,70多岁的村民黄秀英在拿到交售农产品的现钞时,喜滋滋地说道。
马料坡村地势偏远、海拔较高,村里土地资源少。由于缺少致富门路,村里的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村民主要种植包谷、洋芋、红苕等传统农作物,收入十分有限。
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又能增加村民收入呢?今年初,在帮扶单位、外出工作的本村籍党员的大力帮扶下,村支两委决定发展“订单式农业”,积极引进湖北土家爱公司和利川市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发展“订单式农业”种植黄豆和四季豆,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模式,由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植、收购、服务等合同,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在农产品成熟后,按照四季豆不低于批发价、黄豆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统一回收,通过以销定产,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企双赢。
“种子、肥料都是免费的,村民减轻了成本的压力,而且技术、销路、价格都有保障,在家门口就能交售,还能及时拿到现金,村民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马料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涛说。
据了解,通过“订单式农业”,马料坡村今年共发展四季豆100余亩,黄豆400余亩,预计可为村民带来收入近30万元,惠及农户200多户。
来源:中国宣恩网 通讯员 郑华芳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