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有困难,能帮就要帮啊!”6月22日,当记者问到为何会主动空出房间安置受灾群众时,李菊英面带微笑的说。
在本次防汛救灾中,她主动腾出一间房,安置了3名从滑坡监测点撤离的村民。
李菊英,今年56岁,燕子镇茶店村6组人,家中还有一个儿子,是2015年脱贫的贫困户。多年前被岩石砸中,导致她身体残疾,每次出门,一般人只需1个多小时的脚程,她却要走上1天。因交通不便,五年前,全家考虑到她行走不便,在东乡村村委会旁租下外出务工的同村5组村民李友生的闲置空房,每年租金1000元。身残志坚的李菊英通过努力,开起了小卖部,一边照顾生病多年的丈夫,一边挣点零钱养家。三年前,丈夫不幸离世,留下残疾的她和儿子相依为命,2014年,李菊英家被确定为茶店村贫困户。
虽然家中贫困,在困难面前,乐观、友善的李菊英并没有倒下,她继续用不便的身体支撑起这个家,儿子懂事,也在周边打零工挣钱养家,渐渐地,生活有所好转,2015年,他家顺利脱贫,已基本能够维持生计。
2016年6月19日起,燕子镇全镇范围内下起了特大暴雨,因茶店村5组是州级地质滑坡监测点,当地的几户人家有滑坡危险而无法居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向金洲的现场指挥,要求燕子镇党委政府迅速将监测点的几户人家迁出并紧急安置。李菊英听说后,主动提出愿空出1间房安置他们,还愿意拿出家中被子给他们使用。20日晚,3位村民顺利安置到李菊英家。
“她人真的很好,虽然自己困难,但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个好人。”附近村民都这么说。
“政府帮了我那么多,我现在条件相应好点了,刚好滑坡点又离我们这里近,其他忙也帮不上,我就想做点能力范围内的事。”李菊英说。
记者在走访时,无意中了解到,房东李友生一家即将回到村,今后,李菊英赖以为生的小卖部不仅难以继续经营下去,连住处都是问题。回老家居住交通不便,重新租房子又找不到合适的。
“在这次救灾中,李菊英并没有因自己困难而向被安置人员提出任何条件,不仅帮了他们,也帮政府解决了难题,我们也要赶紧想出合适的办法,帮助他们家不因生计问题而返贫”。了解到李菊英家的难处后,燕子镇副镇长洪秋月立马联系村干部,商量如何才能帮到她家。
来源:中国鹤峰网 通讯员 周长明
(责任编辑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