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1日,湖北省抗灾救灾工作组一行,深入利川沙溪、建南等乡镇检查督办灾后重建工作。
10日,工作组先后到沙溪水涝极为严重的干溪坝河流域和受灾特别重大的高源小学,实地察看灾情,了解重建工作情况。干溪坝河在沙溪境内3公里,干溪坝是该乡主要产粮区,近3000亩良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荷花村、建设村人民,但由于干溪坝地势平坦,水流缓慢,进入暗河水道变窄,每逢天降暴雨,干溪坝便成汪洋大海,世代农民饱受其害,近年来水利、国土等多个项目相继落户该流域。
在听取了相关部门汇报后,工作组要求,河流的治理要科学规划,合理实施。该流域的治理要从疏通暗河通道入手,彻底改变逢涝必淹的历史。随后,工作组来到今年受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高源小学,看到危房已拆掉,学生搬进了安全的板房教室,他们认为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及时、措施具体、效果明显,要求进一步搞好抗灾核灾,搞好水损农田、道路、农房的恢复工作,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搞好灾后项目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无忧!
11日,工作组前往建南镇进行督察。在海拔1300米的中坪村村级公路塌方处,看到1万多方泥石流已彻底清除、20多米长的道路堡坎完工、道路畅通等景象,工作组肯定了建南镇灾后重建工作。
随后,工作组来到槽坪村七组堰塘弯。七组塘坝涉及该村6组、7组、8组近500亩引水灌溉,塘坝多年失修,变成“危坝”,镇里成立工作专班,严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在9月中旬,溃坝建设工程全部完工,确保了300多户群众来年引水灌溉。
在地处鄂渝边界的联合村4组矿洞梁,工作组仔细查看了山体情况。该镇负责人介绍,此地随时有可能发生地灾险情,危岩体与母岩间存在下落移位,其底部为凹洞,前缘临空90度,高约30米,裂缝长约150米、危岩体约3万立方米,大量的危岩、乳石随时有可能发生崩落,是今年建南境内最大的地灾险情。山体下19户农家通过镇、村、组干部耐心细致地劝说后,人、畜已同时迁出危险地段,住进了亲友家。
目前该地段已实行全封闭管制,二个地段的的标识、标牌已立在山体前。同时,该镇也正在着手解决19户村民新建房屋选址等事项。
下午,工作组通过座谈、听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该镇贯彻落实省、州、市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精神的情况,认为该镇不等不靠,争取项目资金658万元,动员群众投劳2.5万余个,恢复重建项目26个,确保了受灾户在过渡期内衣、食、住、医无忧及全镇车辆人行出行不受影响。同时,要求该镇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把握好时间节点,对每个工程进行倒排工期,力争今年底所有重建项目全部完工,给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来源: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覃宇锋 吴可学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