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城区往西38公里,清江上游支流车坝河上,一道大坝拦出了总库容达5924万立方米的车坝河水库。一走进海拔800米的库区,就能见到一座挂牌“维特利珍康复养生基地”的院落在山林中若隐若现。
加拿大籍华人医学教授李建华、李苏晓夫妇在国内寻觅了11年后,最终在07年选址这里打造心中的“世外桃源”,进行康复治疗和研究,至今已经接待了上千位慕名而来的患者。
交通广播记者康艳采访李建华、李苏晓夫妇
为何选择鄂西山区的车坝河水库?夫妇俩说主要是因为这一库清水。
人体70%都是由水构成的,水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在这里,不但是你自己喝的水,就是沐浴、洗澡甚至冲马桶都用的是矿泉水,你说我们在这儿多奢侈。恩施这个地方在我们考察的所有地方中,环境、地理位置都是最优化的一个选择。
1977年开建、1991年竣 工验收的车坝河水库,素有“恩施城头顶一碗水”之称,对恩施城区的防洪安全举足轻重。如今,从水库通往城区的引水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未来,这“一碗水”将被送往州城,车坝河水库将逐步成为恩施居民的主水源地。水库主要职能发生改变,随之需要改变的是曾经将库区百姓引上致富之路、开展了16年之久的网箱养殖业。
车坝河水利工程管理处处长刘家春:
从整体上来说,车坝水库近年都维持在二类水标准,作为国家饮用水源源水的要求是满足的。最大的污染源仍然是现在库区的网箱养殖,这也纳入恩施市政府后期取缔的日常工作了,拟定年前启动“清网行动”。
车坝河水利工程管理处处长刘家春(左)
转产有阵痛,库区百姓大多都欣然接受,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更是各个层面的水环境保护宣传到位。采访中,记者路遇一所建在水库中央小岛的乡村小学——双龙希望小学,靠一座铁索桥与外界连接,教学质量年年高居全乡榜首。
铁索桥尽头是双龙希望小学
交通广播记者康艳采访双龙希望小学校长贾吉奎
52岁的校长贾吉奎从小喝着车坝河水长大,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说教孩子们保护身边的青山绿水成了学校的特色课。
从一年级就开设这门课,特别是中高年级的思品课,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往河里扔垃圾,不要扔死猪、死鸡,上了课回家跟爸爸妈妈讲下也不能这么做。家长会上我们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
在库尾水文监测站工作了33年的站长杜承坤,天天和水、和库区百姓打交道,身边的变化他最熟悉。
交通广播记者康艳采访库尾水文监测站站长杜承坤
现在老百姓的素质都在提高。原来一涨水,河道上全是白色垃圾、生活垃圾,最近去年、今年不是很多了,今年哪怕这么大的洪水(垃圾)都很少了。
仙居恩施,素以灵秀山水闻名。无论是自由奔流的江河溪流,还是水库蓄起的人工湖泊,都在时时追问人类如何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恩施州水利水产局副局长覃涛感触颇深。
恩施山水大家有目共睹,非常秀美,但是跟我们小时候还是有很大差距。恩施山水是最好的资源,水污染是我们最大的损失。恩施经济要发展,要走生态发展之路,就必须把水治好,水都治不好,谈什么生态发展?恩施州在水的保护从州的层面提出了“山水共治”,实施了“水更绿”专项行动,重视程度空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实施,成效非常大,老百姓也看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康艳采访恩施州水利水产局副局长覃涛
来源:楚天交通广播 作者:康艳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