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源头活水流 恩施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掠影

2016-06-23 14:51  

(图片源自网络)

“这里好,交通便利,又有地方就业!”6月21日,恩施市白果乡贫困户胡体群走在龙潭坝易地扶贫搬迁选址点上,啧啧称赞。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是该市“五个一批”内容之一,像胡体群一样,一些贫困户开始告别交通不便、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居住地,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启不一样的生活。

今年,恩施市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53户、5922人,分布在14个乡(镇、办事处)。按照“稳妥确定搬迁规模”的要求,至5月底,已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数据为5919户,17226人。

“扶贫搬迁,主要是针对那些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居住分散的贫困户。”该市扶贫办主任吴秀忠说,“对他们配套落实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特色民居改造实物补助三项政策。”

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从龙凤镇碾盘村黄丝组搬迁到双堰塘居民点的喻世兵感触很深。“原来,从碾盘到城里来回要三、四个小时,现在进城半个小时就到,找事做很方便。”

建民居点,有三种方式:企业代建、农民自建、政府承建设。同时推行就地集中安置、就近转移安置、梯次搬迁改造、民政福利安置四种扶贫搬迁模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搬迁方式,不搞“一刀切”。目前,已启动征迁安置640户;启动就近集中安置645户,并完成350户;启动梯次搬迁和就地改造2165户,完成1701户;启动社会福利安置350户,完成312户。

兴产业,是扶贫长效措施之一。“今年,仅仅是茶叶销售收入,就比去年增加了120万元。”屯堡乡马者村向家坝村民向方清说。近几年来,向方清带动周边贫困发展茶叶,除了请贫困户帮他家采茶、加工茶叶外,还高于市场价收购贫困户口的茶叶。

“在方清家做茶,每月工资5500元,管吃管喝,比去外面打工强多了。”43岁的贫困户张忠义说。在向方清的带动下,同村10多户贫困户或成为茶叶加工能手,或在向方清的茶厂帮工,或在其他茶厂做茶。

从向方清家沿着屯渝公路往沐抚、板桥方向前行,更多的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以恩施大峡谷景区为中心,辐射到屯堡、沐抚、板桥,近年来已经兴起超过2000多家农家乐、3000多家农村综合服务社或者小卖部,1万多人在旅游产业的链条上增收致富。

在其他乡镇,如芭蕉、白果、白杨坪的茶叶,新塘、红土、板桥的高山蔬菜,白果、盛家坝的黄牛养殖,以及正在兴起的遍及100多个行政村的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正在让村民们走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产业发展带动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该市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因村因户制订脱贫措施,落实“五个到村、六个到户”。

“让资源整合、产业扶持、干部帮扶到村、到户,以产业扶贫为支撑,着力提升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确保如期实现‘小康梦’不是梦,而是即将成真的现实。”吴秀忠说。

千淘万漉虽辛苦,为了“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竞进脱贫、全面小康”的目标,干群携手,铿锵前行。

来源:中国硒都网 见习记者 方宏艳

(责任编辑 李珊珊)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