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党员需“记得住乡愁”

2016-06-23 12:07   求是网   张韬

6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北恩施州开展以“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为主题的回乡走访、助推精准扶贫实践活动。该活动的开展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既是城镇化工作理念,也是习总书记所追求的“诗意的栖居”。恩施州开展的回乡走访活动,就是要让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必须“记得住乡愁”,走出机关大楼,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再去走走自己的来时路,然后进一步认清认准自己的脚下路,为走好走远自己的未来路打下更为坚实的情感基础。

回到故土,多走一走,多访一访,多看一看,“乡愁”自然会唤醒了每位党员最为美好的回忆。因为,乡风、乡情、乡趣点燃的“乡愁”,根植了每位党员最为深入的体验,也夯实了每位党员最为自觉的教育。同时,“乡愁”更是每一个人的家风之源、文化之根、力量之本。每位党员,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只有“记得住乡愁”,常回家看看,就不会丢掉本色,忘掉初心,做到一以贯之,薪火相传,永葆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有位叫杨牧的诗人这样写《故乡》: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作为党员,离开故乡后,不要长时间的让故乡成为“挂”起来的画。只在思念的时候,看到那一层“薄薄的纱”。而应该像湖北恩施州委号召的一样,回家去,回到你出生的地方,让飞了很远的“风筝”,依然沿着“故乡”这根线,轻轻落下,落下。

落回故乡,乡愁,就是一杯煮沸的香茶,在火塘边,与父母师长一起找寻昨天的故事;落回故乡,乡愁,就是一碗浓烈的美酒,在圆桌上,与亲朋故友一起畅谈昔日的过往;落回故乡,乡愁,就是一把老牛的犁铧,在田坎里,与老支书或者入党介绍人一起喊响儿时的吆喝;落回故乡,乡愁,就是一颗简单的爱心,给贫困的乡亲出点子、想路子、富脑子。不用刻意,不是矫情,实实在在,自自然然,“初心”这棵花朵,在回乡的路上,在故乡的田野,在乡亲的院落,就这样再次盛开,开成眼角的泪,开成嘴角的笑,开成满村乡亲叫的那一声“好”。

记住乡愁,故乡是一面镜子,每位党员,回乡照一照,才会进一步认清到“我是谁”;记住乡愁,故乡是一座大山,每位党员,回乡靠一靠,才会进一步认清“依靠谁”;记住乡愁,故乡是一口老井,每位党员,回乡尝一尝,才会进一步认清“为了谁”。这样,每位党员,才会把握好自己的正确定位,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找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在“合格”的道路上乘风破浪,锐意进取。(湖北省鹤峰县委组织部  张韬)

(转载于2016年6月23日求是网)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