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同创快一年了,利川变啥样了?

2016-06-22 15:07  

凉城蝶变舞蹁跹 回眸“六城”同创如何扮靓利川城乡 

历史的车轮驶入2015,注定不平凡。“六城”同创的战役在全州打响,山城利川开始羽化蝶变,附体数十年的毒瘤痼疾被切除,沿袭数十年的陈规陋习被革新。在2016年的夏天,回眸“六城”同创的利川足迹,蓦然发现,古老而年轻、沧桑而活泼的山里小城正变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国凉城”。从当地的土苗儿女,到避暑回家的候鸟,无不惊呼:利川原来如此之美,置身利川竟如此幸福!

客厅气质大逆变

6月的利川处处荡漾着凉爽怡人的风,龙船大道没了往昔的脏乱拥堵,车辆走过光亮宽阔的柏油路卷不起一丝灰尘,鲜花绿树均匀点缀在大道两旁,垃圾桶整齐划一贮立在每家商户门前……

龙船大道是利川的“王府井”,连接着中心天桥与南环大道,是城区前往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商品批发市场、政府及重要部门、农贸市场、中百及锦联华两大超市均位于这条线上。

城市是家的客厅,是一个容易被“扯”得乱七糟八的场所。2015年7月前,龙船大道乱象横生:商家占道经营、行人乱穿马路、喇叭吵嚷不休,广告牌、牛皮癣、垃圾堆随处可见……在这条长约500米的大道上,车辆常常要半小时才能走到尽头。

2015年7月,上任不久的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沙玉山实地调查后决定,开展一场“洁畅安宁”百日整治行动,龙船大道和城区面貌一起悄然改变。

2015年8月,“六城”同创在全州拉开大幕,利川以此为契机深入治理,龙船大道西边一栋11层的最牛“三违”被依法爆破拆除;乱停乱放的车辆停进了新修的停车场;公路黑色化、栏杆白色化……

今年3月,龙船大道被确定为严管街。“要用数据准确定义精细化管理,比如在龙船大道上走一趟,不能发现10片垃圾。”沙玉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室外空调机统一位置,遮阳棚统一样式;拆除不规范广告牌,门头招牌左右外立面齐平、上下沿一致;绿化树均匀、亮化灯有立体感;各种管线入地……过去的脏乱街成了景观街,龙船大道所在地的榨木村书记冉贞柏感叹: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从来没看见我们的家这样漂亮洁净。

龙船大道只是利川城市面貌逆变的一个缩影。在“六城”同创工作中,该市展开了“三违”整治、环境洁净、交通畅通、绿化亮化、噪音治理、空气净化、河道美化等工程,全面系统推进创建工作。为净化空气,沙玉山大年三十新自坐镇指挥禁鞭战役,实现了“爆竹零炸响、烟花零绽放”目标。今年初,利川再次确定105个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以此打造三轴、厚植一江、建停车场菜市场及公园公厕、擦亮四点、装点四门、扮靓六桥、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素质。

在创建中,利川市倡导人性化服务,投资3亿元建设大型农贸市场1家、新增停车场27处、新建3万多平方米二手车交易市场1家;通过法治化实施,刹停了数十年无法遏制的“三违”,自2015年8月以来拆除“三违”建筑物182栋3.1万平方米,并实现了近一年来无新增“三违”的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消除了城区九种乱象,实现了城市洁畅美;通过系统化推进,健全了链条式责任机制、曝光整改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出台了《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办法》,为城市管理探索出了一套长效机制。

后院形象大革新

6月5日,中国山地马拉松利川站赛事在东城白鹊山村举行,参赛选手被白鹊山优美的风景、独特的民居、整洁的村容村貌所折服。白鹊山系全市十一个重点民宿村之一,利川按照“六城”同创标准,开展乡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使一场国家级赛事在乡村成功举办

乡村是家的后院,利川约有80万人生活在“后院”里,且夏天到利川避暑的“候鸟”也主要集中在乡村,利川全力推进“六城”同创“乡村版”,让百姓和游客共享“六城”同创成果。

利川市成立乡村洁畅工程专班,制定了《乡村洁畅工程专班综合整治方案》,对12个乡镇按照“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百日综合整洁行动实施常态化管理、宣传情况、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等七个方面进行评分排名。南坪乡长乐集镇完成整治后,老百姓们感叹:还是大集体时,我们开展过种集中大扫除。

夏天的苏马荡,避暑游客达10万人左右。利川在“六城”同创中成立了苏马荡建设管理工作专班,投入资金100万对苏马荡迎宾大道进行大规模维修,并对沿线违规建筑和违章广告进行拆除清理。28个镇直单位和苏马荡8个村委会每周五下午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店子坪水库至马峰凹约5公里的集镇街道面貌一新。来自重庆的高先生已在苏马荡度过五个夏天了,他兴奋地在朋友圈里告诉同伴:苏马荡的环境越来越好,这儿有乡里的空气和蔬菜,也有城里一样的便捷和品味。

从“六城”同创开展以来,利川市绿化“四好”农村公路1041.7公里、省道42公里、国道39.4公里;乡村小道、村庄、集镇实现绿化全覆盖,完成道路绿化5255.8亩、村庄绿化37293.6亩,集镇绿化1275亩,15个村申报了绿色示范乡村。依托绿满荆楚行动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全利川市新增森林面积13.3万亩,提高了森林覆盖率1.9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为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利川市对成品油加油站进行了全面检查,淘汰22家燃煤锅炉。

“六城”同创加速了利川城乡一体化进程,乡村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过境游变成了体验游、长住游。今年以来,民宿村接待游客8000人,1至4月利川市共接待游客1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164.37万元,同比增长15%。

市民素养大提升

5月22日,利川市传媒剧院,3000余名学生、家长和教师在此参加“‘六城’同创、从娃娃抓起”文艺汇演。“整个演出秩序井然,人员车辆有序出入,结束后场地里没有一片垃圾,他们带走了垃圾留下了文明,这是利川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次。”工作人员感叹。

近一年来,通过“六城”同创素质提升工程,利川市民素养已得到巨大提升。

“一些利川人素质真低。”这是利川多年前的一句流行语。在斑马线边上等红绿灯会有人背后指点:这人象大城市来的!在公汽上为老弱病残让座会有人嗤之以鼻:这人品德好高尚!大街上花木被盗、公益设施被破坏更是屡见不鲜。

市民才是家的主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提高市民素质,让全民参与进来,‘六城’同创就不会持久。”市长张涛从一开始就这样告诫大家。

全民参与,干部要带头。每个周五的“六城同创日”成为铁定的“阵地战”按时打响,34名市级领导、123个市直部门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开展“五个一”:实施一次不良习惯劝导、清除一张牛皮癣、宣传一次文明知识、完成一次大扫除、进行一次商户谈心!

另一场文明劝导则成为全面深入的“持久战”。123个单位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包保路段,专题开展“洁畅安宁”志愿劝导活动;宣传部倡导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不定时不定点活跃在城市和乡村;团市委组建的“讲文明、践礼仪,小手拉大手”中学生志愿服务队在校园校处温馨劝导;交警倡导的“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近800名驾校学员、违法记分培训人员、青年志愿者上路在斑马线、人行道附近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驾车志;各社区的“志愿服务进小区”在各小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劝导活动;城区22支老年劝导队也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

在文明劝导的同时,监督整改同步跟上。“周一曝光、周二整改、周五见成效”机制定从2015年7月实施以来,共曝光10次,次次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另一方面,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浸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铺天盖地”;“热爱利川、发展利川、维护利川”主题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大讨论等活动深入人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通过网络、电视、LED屏等方式呈现在每一个人眼中;在滨江路和各个公交站台设置好人牌;开展“六城”同创手机随手拍大赛;举行“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印发《市民手册》、宣传大美利川人传递正能量……

市民素质在“六城”同创的熏陶下发生天翻地覆的大提升,文明观念入脑入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成了议论的对象,坐公汽不让座成了被指责的对象;行人在街上吐痰用纸包着;户外徒步队变成了环保队,他们自带着火钳、垃圾袋、手套等,走到哪垃圾捡到哪,环保资料就发到哪。

来源:中国利川网 记者吴华志  通讯员秦永胜

(责任编辑 李珊珊)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