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贤勇
5月19日,村支书刘元龙通知俺回去参加21日上午10时“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活动。我20日夜带着妻子回到老家团堡镇云雾山村,吃了一碗酸菜肉丝面,和长辈、兄弟们聊天到深夜,美美地睡去。
一
听到雄鸡报晓,睁开眼,天已白,翻身起床。和小侄吴文杰到周围山上转了一大圈,树木葱茏,绿色醉人。早餐是腊猪蹄炖山药,那个香啊……我、妻和堂弟吴建国(四组组长)一行五人沿着公路从云雾山“右下肋绕胸前到左肩”的村委会共4公里,步行约1个半小时,一路上空气清新,站到卿家丫口,极目远眺,群山连绵,云雾山傲视群峰,“一览众山小”。不一会儿,来到了三岩阡,整洁的村庄,错落有致。鲜花绿树间,人们正在温暖柔和的阳光下劳作,《千里江山图》仿佛就在眼前。
二
远远看到一间平房上飘着五星红旗,定是新修的村办所在了。一个微胖、满脸堆笑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这就是我打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刘元龙,老远伸出大手握住了我,我感到热情的同时还感到老茧有点噶人,他对我说:“你真准时,欢迎回来参加活动”。他的笑容那么的真诚,还是读书时的模样。
会议室外站着十来个人,老书记刘启龙、刘启富、老书记杨先伦、五中校长田共老师,委员杨爱华等。坐在门边的老党员是我的表叔唐德万,才63岁,门牙没有了,我握着他的手打趣地说,表叔,您没留颗门牙“撑门面啦”,他一直乐呵呵地笑着。我依次和各位长辈打了招呼,挨着驻村干部滕仁福、同学李光艳坐下。
10时整,刘书记宣布开会。他说,由于海拔高,常年低温,交通不便,以前村里经济基础非常差,经过14个小组540多人30多年艰苦奋斗、村委一班人持续抓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村里实现通路通电通水,烟叶为支柱的产业已经形成。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好,要求我们村采取硬措施,在2018年如期实现“村出列”,今天参会的共26人:村(支)委3人、老党员5人、组长13人、驻村干部1人、邀请回乡参加“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同志4人。今天的议题主要是三个,一是请驻村的滕同志带领大家学习党章、学习习总书记关于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要论述,提出在精准扶贫战场上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倡议;二是老杨书记宣读前几次开院子会再次精准识别的情况,依次民主评议低保户、贫困户,并举手表决、签字摁手印;三是请今天回来参加“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同志发表意见,为村里扶贫、脱贫、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滕仁福同志朗读了党章中关于党员权利、义务,党的纪律的原文,对照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针对农村发展的内容进行了传达、学习。
杨先伦同志逐一介绍了本村吴宁高等33户农村低保户的入户核查、分片民主评议情况,出示了出席会议的代表签字盖章的原件。每介绍一个,所在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具体情况。经过“硬伤剔除”、“群众意见大的剔除”、“应保尽保”,“取消低保人、建立低保户”的原则逐一表决,取消了曾玉莲、唐德坤、吴凤梅等6户农村低保资格,新增了李祖双、刘伯川、吴池先等3户农村低保待遇。最后确定了15名五保户,33户47人为农村低保户,82户199人为贫困户。
三
田共校长说,回村参加组织活动感触很深。自己从小在云雾山长大,对这里的人、这里的山、水感情很深,经常梦境中想起儿时放牛的情境。希望新的带头人大胆工作,抓住精准扶贫的历史机遇,首先要做好5-10年的发展规划,发展好现有的烟叶支柱产业;其次是靠山吃山,转变牲畜生产方式,开展订单养殖,建立合作社;三是靠水吃水,将夏家湾的水早点送检,如果水质好,迅速把水厂开起来,既解决了资源利用,又解决就业,还可以壮大村级经济;四是挖掘道教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天可滑雪,夏天可跑马,秋天可打猎,春天可观花。本村可流转土地上千亩,加上邻近的石板岭、油竹坪、烽火、中堂、柏腊山等村,几万亩,协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休闲养老、户外垂钓、开车越野、探险观光才搞得起来。
轮到我发言了。我接过田校长的话说,我们村紧靠恩施大峡谷,高速、铁路穿村而过,有折皱深涧(鸟落河),百年米丘(木质葵花),中国山药之乡的美名……应该把这些名气、这些区位优势利用起来。我要说的是:精准扶贫,信息先行。去年我们村30多户人家种高山蔬菜,成熟的时候,也是信号不好,已有的销路联系不上,新的销路又找不到,看到成熟的菜烂在土里,损失了20多万元,很多人至今还因此欠着信用社的贷款;前几年城里来种菜的老板也是因为这里通讯不好,连年亏损。
可能是我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杨爱华接过话茬说,假如能在云雾山上建个铁塔,基站周围七八个村都辐射得到,2000多人受益,多好。要是能把这个困难解决掉,我们的很多农产品都有销路,产业扶贫才敢搞。信息就是资源,这道理我们是用血汗换来的,教训深刻!正说着,杨委员的电话响了,他说是武汉的洪山菜苔老板打电话来了,大家说“有生意,快点接”。他一步跨出门,没了信号,没接到,回电话怎么也打不出去。
怎么才能把市场的信号传给云雾山的菜农?修铁塔,建移动基站,这是党员和代表们共同的心声……
(责任编辑: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