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16年国庆假日旅游工作综述

2016-10-08 15:27  

2016年国庆假日接待工作,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游客出游内生动力强烈和假日优惠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科学研判,严密组织,统筹应对,经受住了人流车流剧增、要素消费需求剧增的市场大考,实现了总量大幅攀升、接待安全有序、游客总体满意、旅游形象较好的假日接待目标。   

一、主要特点   

(一)总量刷新和质量提升双丰收。今年国庆节,继续呈现井喷态势,实现了高基数上的高增长,接待量多项刷新纪录。从总量来看,全州七天共接待270.3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3.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1%、30%;超过40万人次的天数达到4天,最高峰达到50万人次;核心景区继续实现爆发式增长,利川腾龙洞收入增长28.7,恩施土司城收入增长13.18%,恩施大峡谷收入增长12.54%,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利川腾龙洞均有4天超万人次,恩施土司城3天接待超万人,其中恩施大峡谷、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单日均达到接待上限。从质量来看,各要素均衡增长,旅游景区、宾馆酒店、旅社行、民宿和农家乐同比增长幅度大;游客满意度普遍较高,通过随机抽样,认为恩施州的旅游发展水平、旅游发展秩序较好,值得一游。   

(二)市场扩大和结构优化两促进。今年国庆假日,在第二届硒博会造势和各县市、各企业宣传促销的强力推动下,客源市场半径继续扩大,据统计,内地除东北、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等省市区外,其他省市均有来恩施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州在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客源结构整体得到优化,团队游和散客、自驾游比例分别达到3:7,同比有所上升;中远程游客和近程游客比例达到4:6,近程游客以省内、重庆、四川、湖南等地游客居多,远程以河南、河北、浙江、上海、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居多,假日游客以近程游客为主的格局正在改变。   

(三)观光产品与体验产品双线红。今年以来,全州上下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促进了旅游业态丰富、配套设施完善,核心吸引物在国庆假日得到了检验,观光产品和体验产品双线飘红。从观光产品看,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利川腾龙洞、建始石门河、建始黄鹤桥、咸丰坪坝营等继续挑大梁,满足了假日游客所需。从体验产品看,恩施土司城、咸丰唐崖土司城、恩施女儿城、来凤仙佛寺等文化类产品颇受青睐,利川民宿、恩施枫香坡、咸丰麻柳溪、宣恩伍家台等乡村休闲度假点游人如织,建始石门河的山地运动类产品、恩施林博园的乡村体验类产品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四)文明旅游与精细服务两手抓。文明旅游成为假日期间的主元素,各大景区继续开展垃圾换门票、笑迎远方最美游客、微友手机精彩瞬间记录等文明旅游活动,营造了文明温馨的旅游氛围。精细服务成为假日旅游的靓丽风景线,恩施州广播电台携手州旅游委、八县市旅游局和各核心景区,定期播报接待信息,引导游客有序出行;各县市均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在骨干交通进出口、景区进出口提供咨询服务,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多处出现工作人员拾金不昧典型,温暖了游客的心。   

(五)党政主导与企业主体同发力。今年国庆假日接待,各方面合心合力,共同应对高峰,确保了安全、有序、畅通。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州委、州政府和各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庆假日接待工作,制定了假日接待方案和健全了应急预案,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对假日旅游接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州委副书记、代州长刘芳震亲自到恩施土司城检查旅游安全,州政府专门召开了假日接待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各县市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包干、分工负责,深入一线,值班值守,旅游、公安、城管、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各负其责,紧紧盯住重点景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为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旅游企业做到全体动员、全力以赴,节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为迎接高峰到来做好充分准备。节中,通过增加临时停车场、增设售票窗口、增加换乘车辆、增加一线工作人员、增添自助导游设施等方式,妥善应对接待高峰,防止了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不足和下步打算   

今年的国庆假日接待已经圆满收官,但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承载能力提升任务繁重。景区的承载能力亟待提升,难以应对单位时间内的大客流量,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等表现得尤为突出;住宿、餐饮、购物仍然是发展短板。二是业态丰富是一项长期任务。观光类产品整体发育较好,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山地运动类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服务改善任重道远。从旅游投诉情况来看,大都是服务类问题,充分暴露出服务中的差距,必须下决心予以改进。下一步,要认真总结“十一”假日接待工作,强措施、补短板、优服务,创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夯实项目建设底盘和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制度改革,既立足扬长板,深入推进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咸丰坪坝营、建始石门河等核心景区延伸开发,丰富山地运动等体验功能,加快利川腾龙洞创5A和宣恩伍家台、来凤杨梅古寨创4A进程,做精生态观光类旅游品牌,又立足补短板,加快推进恩施沐抚、利川苏马荡、建始花坪、宣恩伍家台、来凤杨梅古寨等休闲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深度开发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不断提升恩施土司城、来凤仙佛寺等文化类景区的品牌效益,大力发展旅游购物和提高旅游餐饮质量,建设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尤其是抓住旅游淡季,紧盯重点项目,采取现场指导、督办调度等方式加快推进。   

(二)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加快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引领产业转型。围绕打造综合产业、推进综合执法、实施综合管理,建立综合执法平台,深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在公共服务体系上突破,完善城区、景区、车站、机场等以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智慧旅游为主的配套设施,提高目的地承载力;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创新“旅游+三次产业”、“旅游+城市”、“旅游+绿色GDP”、“旅游+互联网”、“旅游+幸福指数”、“旅游+扶贫”等模式,召开苏马荡“旅游+城镇化”现场会议,加快产业旅游化、城市旅游化、乡村旅游化、生态旅游化。   

(三)以宣传促销为切入拓宽市场半径。着眼于精准促销、合力营销,加快《2016年旅游宣传促销方案》中的项目招标和投放,充分发挥县市在促销中的积极性和开展分工合作,继续巩固武汉、重庆、成都等老市场,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采取宣传全覆盖、小分队促销等方式,拓展新兴市场,引导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形成促销合力。   

(四)以“六城”同创为重点创优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好州委书记王海涛关于“六城同创为了游客”的重要指示,做好“六城” 同创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确保来凤创湖北旅游强县成功,巩固其他县市创建成果,推动宣恩、鹤峰创强进程,以创促建,以建促变,尤其要从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重点突破,提高游客满意度,推进旅游业内涵式发展。

来源:中国恩施旅游网   作者:彭祖之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